第454章 这一个月将是关键期(3 / 3)

,“但我们可以分步实施。先用简化的控制系统,再逐步升级。”

会议室里陷入了沉默。所有人都在消化沈良提出的方案。

“小沈的想法很有前瞻性。”主持会议的部长终于开口,“但实施难度确实很大。”

“我觉得可以试试。”王教授站起身来支持沈良,“技术创新本来就需要冒险精神。”

有了王教授的支持,气氛开始发生微妙的变化。

“确实值得考虑。”鞍钢的总工程师也改口了,“至少思路是对的。”

经过激烈的讨论,会议最终决定将沈良的方案列为备选方案之一,并要求他在一个月内提交详细的技术报告。

散会后,几位专家围住沈良继续讨论技术细节。

“小沈,你这个多段式冷却的想法不错。”一位来自首钢的工程师说道,“但控制精度能达到要求吗?”

沈良心中有数,但表面上还是谦虚地说:“这确实是个技术难点,需要大量的试验验证。”

“如果需要合作试验,首钢随时欢迎。”对方主动提出。

这个表态让沈良心中一喜。有了实际生产现场的支持,方案的可行性将大大提高。

回到宾馆后,沈良立即开始整理会议记录,并修订自己的技术方案。

他知道这一个月将是关键期,必须拿出一份完美的技术报告。

深夜时分,沈良还在埋头写作。

窗外的北京城灯火阑珊,而他的内心却如火焰般炽热。

宝钢项目将改变中国钢铁工业的格局,而他的技术方案,有可能成为这个历史性项目的核心技术。

这个夜晚,注定无眠。

第二天清晨,沈良已经坐在宾馆的小桌前,面前摊着厚厚一摞技术资料。

他的眼睛布满血丝,显然整夜未眠。

“多段式冷却的核心在于温度控制精度。”

沈良自言自语,手中的钢笔在纸上快速画着复杂的管路图,“1980年的传感器技术确实有限,但可以用机械式补偿装置...”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笔趣阁】 www.biquge87.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