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人工费,总共不到五万块。”沈良语气平静,但内心得意,“而进口一套同样规模的设备,至少要两百万,还不包括技术转让费。”
现场一片安静。
连李庆山都有些震惊:“你们真的做出了连铸机?”
“不信的话可以现场演示。”沈良看了看表,“下午两点有一炉钢水,正好可以看看效果。”
瘦高个子脸色已经彻底变了。他来之前确实接到了举报,说这个钢铁厂在搞一些不切实际的技术改造,浪费国家资源。可现在看来,这些改造不仅没有浪费,反而创造了巨大价值。
更要命的是,如果这家厂真的掌握了连铸技术,那对整个钢铁行业都是震撼性的消息。他们钢铁集团花了几年时间,耗资上千万从国外引进的技术,竟然被一个地方小厂给攻破了?
王建华也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沈工程师,你说的连铸技术,真的是完全自主研发?”
“当然。”沈良胸有成竹,“所有技术资料都在这里,从理论计算到工程图纸,每一步都有详细记录。”
他从办公室搬来厚厚一摞资料,放在桌子上:“热传导计算、流体力学分析、材料选择依据,全部都有。”
李庆山翻开几页,虽然看不太懂那些复杂的公式,但能感受到技术含量很高:“小沈,你这个技术如果推广开来,对整个行业都是贡献啊。”
沈良心里清楚,连铸技术在后世已经是钢铁生产的标准配置,但在这个年代确实算得上革命性创新。他利用前世的记忆,把复杂的技术简化成土办法,既降低了成本,又保证了效果。
“我们厂愿意向兄弟单位无偿分享这些技术。”沈良看似大方地说道,实际上心里盘算着另外的打算。
技术可以分享,但关键设备的制造工艺和参数优化,那可是另外的价值。他要的不是一次性的技术转让费,而是长期的技术服务收入。
瘦高个子终于忍不住了:“就算你们的技术先进,但有没有考虑过安全问题?连铸过程中钢水温度超过一千五百度,万一出现意外...”
“安全措施我们也考虑到了。”沈良打断他的话,走向设备的安全防护装置,“你看这里,我们设置了三重安全保护。”
他逐一介绍:“温度监控系统,一旦超过设定值自动报警;压力释放阀,防止系统超压;紧急停车装置,十秒钟内可以完全切断钢水供应。”
厂长在旁边自豪地补充:“沈工程师设计这套安全系统的时候,考虑得比我们厂长还周到。每个可能出现问题的环节都有预案。”
李庆山越听越满意:“小沈,你这个人才不能埋没在车间里。我建议你们厂长给他申请破格提升。”
厂长连忙点头:“李部长说得对,我们正准备推荐沈良同志担任副总工程师。”
沈良表面谦虚,内心却在快速计算。副总工程师这个职位,不仅意味着更高的地位和收入,更重要的是能接触到更多的技术资源和项目信息。
这正是他需要的。
王建华看了看手表:“现在已经一点半了,沈工程师,你说的现场演示什么时候开始?”
“马上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