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7章 连部里的专家都震惊了(3 / 4)

你今年多大了?”陈志华问道。

“26。”沈良回答。

“26岁就有这样的技术水平,前途不可限量啊。”陈志华感慨道。

沈良心中苦笑。

如果让他们知道自己来自2024年,不知道会是什么反应。

测试结束后,专家组开始讨论推广方案。

“这个技术必须尽快在全国推广。”陈志华语气坚决。

“但是推广需要大量的技术人员培训。”李建军提出了现实问题。

“沈良同志可以担任技术指导。”王海波建议道。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沈良身上。

这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一旦成为全国推广的技术负责人,他就能接触到更高层次的技术资源。

但沈良却摇了摇头。

“各位领导,我还有一个更重要的想法。”

陈志华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什么想法?”

沈良深吸一口气,决定抛出自己的终极计划。

“连铸技术只是开始,我还有更多的技术储备。”他看着在场的每一个人,“如果给我足够的资源和人才,我有信心在重工业领域实现更大的突破。”

会议室里安静了几秒钟。

然后陈志华问道:“你说的突破是指?”

“大型装备制造。”沈良一字一句地说道,“挖掘机、发电机组、远洋轮船,这些目前我们完全依赖进口的重型装备。”

李建军倒吸一口气。

这些可都是国家急需但技术门槛极高的设备。

“你有把握?”陈志华语气严肃。

“有。”沈良点头,“但我需要一个平台。”陈志华的手指在桌面上轻敲着,节奏缓慢而有力。这个动作表明他正在进行着激烈的思想斗争。

沈良的话太过惊人了。挖掘机、发电机组、远洋轮船,每一样都是西方发达国家严密封锁的尖端技术。即便是苏联老大哥,对这些关键设备也是千方百计地保密。

“你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吗?”王海波压低了声音,“这些技术,我们连基础资料都搞不到。”

沈良看着他,眼中没有丝毫动摇:“正是因为搞不到,所以才要自己研发。”

李建军忍不住摇头:“小沈,你的连铸技术确实厉害,但那和重型装备制造完全是两个概念。一台大型挖掘机涉及上千个零部件,液压系统、传动系统、控制系统......”

“我都有完整的技术方案。”沈良打断了他。

会议室里的空气仿佛凝固了。

陈志华盯着沈良看了足足半分钟,然后缓缓开口:“你需要什么样的平台?”

“一个直属国家的重工研究院。”沈良语气平静,但话语中透着不容置疑的坚定,“配备一流的人才和设备,有足够的资金支持。”

李建军差点从椅子上跳起来:“这...这得多少钱啊!建一个研究院至少要几千万!”

“如果我们能够实现技术突破,几千万算什么?”沈良反问道,“一台进口的大型挖掘机就要一百多万美元。”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笔趣阁】 www.biquge87.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