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这正是他想要的局面。
“今天参观的设备和上次有什么不同吗?”山本正雄直截了当地问道。
“当然有不同。”沈良的语气很平静,“而且差别很大。”
一行人走向生产车间。远远望去,厂房里确实有些变化——多了几台不认识的设备,工人们忙碌地调试着什么。
“这是什么机器?”佐藤久志指着一台庞大的设备问道。
“连铸机。”沈良简洁地回答。
田中康夫愣了一下。连铸机?中国人竟然在搞连铸技术?
“什么型号?”山本正雄追问道。
“自主研发型号。”沈良说得云淡风轻。
三个日本人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疑惑。自主研发?中国人有这个能力?
走近一看,山本正雄的表情逐渐严肃起来。
这台连铸机的结构设计确实有些门道。虽然整体还是比较粗糙,但某些关键部件的设计思路很新颖。
“精度能达到多少?”他忍不住问道。
“±0.5毫米。”小王在旁边自豪地报出数据。
山本正雄心中一跳。这个精度已经接近日本主流连铸机的水平了。
不可能!一定是虚报数据!
“能现场演示一下吗?”佐藤久志提出要求。
“当然可以。”沈良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设备启动的那一刻,整个车间都安静了下来。
钢水缓缓流入结晶器,液态金属在精密的冷却控制下快速凝固。整个过程行云流水,没有任何停顿。
田中康夫紧盯着操作面板上的参数显示。温度控制精确到度,拉坯速度稳定在每分钟1.2米,表面质量...
他揉了揉眼睛,以为自己看错了。
钢坯表面光洁如镜,没有任何气泡和夹杂物!
山本正雄拿出随身的测量工具,仔细检查刚出炉的钢坯截面。数据让他震惊——厚度偏差仅仅0.3毫米!
“这...这怎么可能?”佐藤久志失声叫道。
沈良淡淡一笑。“还有更让你们意外的。”
他带着代表团继续往里走。下一台设备更加庞大,占据了整整半个车间。
“这是什么?”田中康夫的声音有些颤抖。
“板坯连铸机,宽度2.3米。”沈良报出参数时,语气依然很平静。
三个日本人同时倒吸一口气。
2.3米宽度的板坯连铸机,这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就连日本国内,能生产这种设备的企业也屈指可数!
“产能如何?”山本正雄强压内心的震惊问道。
“年产200万吨。”
这次没人说话了。
年产200万吨的板坯,这个数字足以改变整个亚洲钢铁工业的格局!
田中康夫感觉头有些晕。三个月前,他还在国际会议上信誓旦旦地说中国重工业技术落后十年。现在看来,这个判断完全错误!
“这些技术...都是你们自主开发的?”佐藤久志的声音有些干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