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
一条通向工业强国梦想的道路。
而这一次,他要走得更远,更稳。第二天上午九点,沈良准时来到工厂会议室。
李总工已经在那儿等着了,脸上带着掩饰不住的兴奋。
“好消息!”他一看到沈良就站起来,“专家组昨晚开会讨论到很晚,最终一致通过了你的考核。”
沈良心中狂跳,努力保持镇定:“那接下来呢?”
“收拾东西,准备进京。”李总工拍了拍他的肩膀,“国家重大装备办那边等着你报到。”
“这么快?”
“越快越好。项目紧急,时间不等人。”
李总工递给他一份调令,红头文件,印着国徽。
沈良双手接过,手指微微颤抖。
这可是他上辈子奋斗了半辈子才到的地方。
现在却要以这种方式重新回去。
命运真是奇妙。
“什么时候出发?”他问。
“明天早上的火车。”李总工说,“今天抓紧时间办交接手续。”
沈良点点头,转身走向自己的办公桌。
桌上堆满了技术图纸和资料,都是他这段时间的心血。
连铸机的改进方案、炼钢工艺优化建议、设备维护记录...
每一份都凝聚着他对这个时代工业发展的思考。
“这些资料...”他有些舍不得。
“都带走吧。”李总工说,“说不定以后用得着。”
沈良小心翼翼地整理着文件。
有些东西不能带,比如那些过于超前的设计理念。
在1980年提出人工智能制造?那纯粹是找死。
他只能挑选一些符合当前技术水平的内容。
下午时分,厂长亲自过来送行。
“小沈啊,这次可是鲤鱼跃龙门。”厂长语重心长地说,“到了北京要好好干,别给我们厂丢脸。”
“放心,厂长。”沈良郑重地说,“我不会忘记从这里学到的一切。”
厂长满意地点点头。
这个年轻人虽然有时候想法大胆得让人咋舌,但人品没问题。
“有时间常回来看看。”厂长说着,掏出一个小包裹,“这是老伴儿给你准备的路上吃的。”
沈良接过包裹,鼻子有些酸。
这种朴实无华的温暖,是他上辈子在钢筋水泥森林中很难感受到的。
晚上,同事们在食堂为他举行了简单的送别宴。
老师傅张工端起酒杯:“小沈,咱们虽然相处时间不长,但你的本事大家都看在眼里。到了北京那个大地方,可别忘了我们这些老粗。”
“怎么会忘记呢?”沈良举杯回敬,“是您教会了我很多实用的技巧。”
张工哈哈大笑:“什么技巧不技巧的,都是些粗活儿。你现在要搞的才是真正的大项目。”
酒过三巡,气氛越来越热烈。
有人开始打听沈良的具体去向。
“听说是搞什么重大装备?”
“具体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