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3章 请跟我们到实验室(4 / 5)

走进来。

“喝点水,别太累着。”

热腾腾的开水冒着白气。

沈良接过杯子:“谢了,老刘。”

“明天的事,你有把握吗?”刘建国在对面坐下,压低声音问。

沈良抬头看了看他。

这个朴实的老工人,眼中满是真诚的关切。

“说不紧张是假的。”沈良苦笑道,“毕竟是省里来的专家。”

“别怕,你的本事我们都看在眼里。”刘建国拍拍他的肩膀,“那个连铸机的设计图,连李总工都说好。”

“希望明天也能有好运气。”

两人聊了一会儿,刘建国起身离开。

夜深了,沈良继续在昏黄的灯光下准备。

他知道这次考核的重要性。

一旦通过,就能进入那个改变中国工业命运的核心项目组。

而一旦失败,可能就要等很久才有下一次机会。

时间等不起。

中国的工业发展等不起。

第二天上午九点,考核正式开始。

厂里的大会议室被重新布置过,长桌后坐着五位专家。

沈良一眼就认出了中间那位老者。

钱维新,中科院院士,国内冶金领域的泰斗级人物。

前世沈良曾经在学术会议上远远见过他一面。

没想到会在这种场合重逢。

“请坐。”钱院士和蔼地说。

沈良在对面坐下,双手自然放在桌上。

心跳加速,但表面保持平静。

“我们今天主要想了解一下你的技术水平。”钱院士翻开文件夹,“听说你最近设计了连铸机的改进方案?”

“是的。”沈良点头,“我发现现有设备存在一些效率问题,尝试提出了改进思路。”

“能具体说说吗?”

这就开始了。

沈良深吸一口气,开始阐述自己的设计理念。

他刻意避开那些超前的技术细节,重点强调基础原理和实用性改进。

五位专家听得很认真,不时点头或者记录。

“你提到的冷却水路设计很有意思。”左边的中年专家说,“这个思路从哪里来的?”

陷阱题来了。

沈良早有准备:“我在车间工作时观察过设备运行情况,发现温度分布不均匀是个普遍问题。就想着能不能通过改变水路走向来解决。”

“仅仅是观察吗?”

“还参考了一些苏联的技术资料。”沈良补充道,“虽然他们的设备先进,但也有改进空间。”

这个回答很巧妙。

既解释了技术来源,又显示出独立思考能力。

专家们满意地点点头。

接下来是更详细的技术问答。

沈良小心翼翼地控制着回答的深度,时而表现出年轻人的锐气,时而暴露一些知识盲区。

演技必须到位。

一个小时后,理论考核结束。

“现在我们想看看你的实际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笔趣阁】 www.biquge87.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