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圆!中国人天生就比外国人低一等!”
围观的工人们纷纷点头,看向孙建华的眼神已经带上了怒意。
孙建华彻底慌了。他想解释,但越解释越乱。
“我...我没有...”
“够了!”厂长李建国厉声制止,“孙建华同志,你今天的表现让我很失望!”
他转向沈良,眼神中满是赞赏:“沈良同志,你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中国工人的实力!这才是我们应有的民族自信!”
全场再次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孙建华感觉天旋地转,只能灰溜溜地离开现场。
但这件事远没有结束。
消息很快传遍了整个厂区,甚至传到了上级部门。
一个年轻技术员制造的主轴全面超越苏联进口货!
这简直是个奇迹!
当天下午,就有几个其他厂的技术人员赶来参观学习。
第二天,市里的领导也来了。
第三天,省工业厅派了专家组过来调研。
沈良突然发现自己成了整个钢铁行业的焦点人物。
但他心里很清楚,这只是个开始。沈良站在办公室门口,看着来来往往的参观者,心情五味杂陈。
这些天,他几乎没有安静的时候。从早到晚都有人找他交流技术,询问工艺细节。
“沈技术员,你这个热处理温度控制得真精准啊!”
“我们厂想引进你的技术,价格好商量!”
“小沈,能不能透露一下具体的配方比例?”
面对这些热情洋溢的同行们,沈良只能微笑着应付。他不能说这些技术来自四十年后,更不能暴露自己真实身份。
只能编造一些似是而非的理由搪塞过去。
“这个嘛,主要是反复试验摸索出来的...”
“我查了很多资料,结合实际情况调整...”
“运气成分比较大,刚好碰上了...”
但这些解释显然无法满足所有人。
特别是那些资深工程师们,他们的眼神越来越怀疑。
第四天上午,省工业厅的专家组正式开始技术验证。
组长是个五十多岁的老专家,叫王教授,戴着厚厚的眼镜,说话慢条斯理。
“小沈同志,我们需要对你的主轴进行全面检测。包括金相组织、力学性能、化学成分等等。”
沈良点点头:“没问题,随时配合检测。”
王教授推了推眼镜:“另外,我们还想了解一下你的技术来源。毕竟这个成果确实...比较突出。”
话音刚落,孙建华突然从人群中挤出来。
“王教授,我有重要情况要汇报!”
他的脸色有些苍白,但眼神异常坚定。
沈良心里咯噔一下。这家伙又想搞什么幺蛾子?
王教授皱起眉头:“什么情况?”
孙建华清了清嗓子,声音有些颤抖:“我昨天晚上仔细想了想,发现了一个重大疑点!”
现场霎时安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