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我马上去找!”
“先别急。”沈良放下笔,“我需要几种特殊的热敏电阻,还有精密运放芯片。”
李建国听了直摇头:“小沈,这些东西我们厂里肯定没有。就算有,精度也达不到要求。”
“我知道。”沈良站起身,在车间里踱步,“所以要想办法自己制作。”
王大海瞪大眼睛:“自己做?这可能吗?”
沈良冷笑一声:“怎么不可能?你以为那些进口设备是天上掉下来的?”
他记得在21世纪看过一些技术资料,早期的半导体器件制造工艺其实并不复杂。
关键是要找对材料和方法。
“钱志强,你去联系一下市里的电子元件厂。”沈良开始分派任务,“问问他们能不能定制几个特殊规格的热敏电阻。”
“王大海,你负责去找做精密加工的师傅。我需要几个超薄的金属薄片,厚度误差不能超过0.01毫米。”
两人如获救命稻草般点头答应,转身就要往外跑。
“慢着!”沈良叫住他们,“记住,这件事绝对保密。如果被别人知道我们在搞什么,后果你们清楚。”
钱志强和王大海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恐惧。
他们现在就是沈良手中的棋子,只能乖乖听话。
“明白,沈工!我们绝对守口如瓶!”
两人说完就匆匆离开了车间。
李建国走到沈良身边,压低声音问:“小沈,你真有把握?这可不是开玩笑的。”
沈良看了他一眼:“李师傅,你觉得我像是开玩笑的人吗?”
“不像。”李建国摇摇头,“只是这件事影响太大了。如果失败...”
“失败了我承担全部责任。”沈良打断他的话,“但如果成功了,整个厂都要记住这一天。”
李建国被他的气势震住了。
这个年轻人身上散发出一种莫名的自信,让人不由自主地相信他。
“那我能帮什么忙?”李建国问。
“帮我找几个手艺好的钳工师傅。”沈良重新拿起笔,“我需要制作一些特殊的夹具和工装。”
李建国点点头就要离开,却听到沈良在背后说:“还有,通知一下厂里的领导。告诉他们,三天内我会给出结果。”
“三天?”李建国吃了一惊,“会不会太紧了?”
“已经很宽松了。”沈良头也不回,“我本来想说一天的。”
李建国咽了口唾沫,心想这小子到底是狂妄还是真有两把刷子。
不过现在也没有别的选择了,只能赌一把。
车间里安静下来,只剩下沈良一个人。
他继续埋头画图,脑子里快速回忆着相关的技术细节。
温度传感器的核心是热敏电阻,原理是利用材料电阻随温度变化的特性。
在1980年,虽然没有现代的纳米材料,但可以用传统的金属氧化物代替。
关键是要控制好配比和烧结工艺。
压力传感器就更复杂一些,需要利用应变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