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式投产时必须邀请市里的技术专家来验收。”
沈良毫不犹豫地点头:“张总工,这些条件我都接受。您放心,我一定会把每个细节都考虑周全。”
“那好,”张明华拍了拍沈良的肩膀,“我明天就和厂长汇报这个项目,争取尽快立项。不过沈工,你也要做好心理准备,阻力肯定不小。”
沈良深吸了一口气:“张总工,我已经做好了所有准备。为了我们厂的技术进步,为了我们国家的工业发展,再大的困难我也不怕。”
张明华欣慰地笑了:“好,有你这句话我就放心了。小雪,你跟着沈工好好干,这个项目如果成功了,对你的技术成长也大有好处。”
林小雪激动地点头:“是,张总工!”
张明华离开后,办公室里重新安静下来。林小雪兴奋地看着沈良:“沈工,太好了!有张总工的支持,我们的项目就有希望了!”
沈良却显得相对冷静:“小雪,这只是第一步。真正的挑战还在后面。王德昌他们肯定不会善罢甘休的。”
果然,第二天上午,厂里就传开了关于连铸机项目的各种议论。有人支持,有人反对,更多的人是持观望态度。
“听说沈良那小子要搞什么高科技,还说成本只有进口设备的三分之一,吹牛也不怕风大。”老钳工李师傅撇着嘴说道。
“就是,年轻人就是心高气傲,以为看了几本书就能改天换地。”另一个老师傅附和道。
但也有年轻的工人表示支持:“我觉得沈工挺厉害的,之前改造炼钢炉的时候,效果不是很明显吗?”
“那能一样吗?改造炼钢炉是小打小闹,这连铸机可是大工程,搞砸了整个厂都要受影响。”
议论声此起彼伏,整个钢铁厂都因为这个项目而变得躁动不安。
在技术科的办公室里,沈良正在和林小雪讨论模型制作的细节。突然,门被粗暴地推开了,王德昌黑着脸走了进来,身后还跟着几个老技术员。
“沈良,”王德昌的声音冰冷,“我听说张总工已经同意你的项目立项了?”
沈良抬起头,神色平静:“是的,王师傅。有什么问题吗?”
“问题?问题大了!”王德昌拍着桌子,“你知道你这是在拿整个厂的前途开玩笑吗?万一失败了,我们这些老师傅的脸往哪儿搁?”
跟在王德昌身后的几个老技术员也纷纷开口:
“就是,沈工,你太年轻了,不知道技术创新的风险有多大。”
“我们厂这些年发展得挺稳定的,为什么要冒这个险?”
“要我说,还是按照老办法稳妥一些。”
面对众人的质疑和压力,沈良依然保持着冷静。他缓缓站起身来,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
“各位师傅,”沈良的声音不大,但却有着强大的穿透力,“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如果我们永远不敢尝试新技术,永远满足于现状,那我们的厂子还有未来吗?”
王德昌冷笑:“年轻人,不要说得那么冠冕堂皇。你的连铸机要是成功了,功劳都是你的;要是失败了,损失却是大家的。你这是在用整个厂做赌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