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 你以为你是谁(3 / 4)

”陈工程师拿出一份厚厚的资料,“这是王德昌同志提供的,他说你的方案和这本国外技术手册高度相似。”

沈良接过资料翻了翻,心中暗自好笑。这确实是一本关于连铸技术的外国资料,但里面的技术方案和自己的设计相比,简直是天差地别。

“陈工,您仔细对比一下就会发现,虽然基本原理相同,但技术细节完全不同。”沈良指着资料说,“比如这里的结晶器设计,外国方案用的是复杂的多段冷却,我的方案用的是简化的单段冷却。再比如拉出机构,外国方案是液压驱动,我用的是机械传动。”

陈工程师认真地对比着,发现确实如沈良所说,两个方案在具体实现上差异很大。

“那你能解释一下,为什么要采用这些不同的技术路线吗?”

沈良胸有成竹地回答:“因为我们的条件不同。国外有精密的自动控制系统,我们没有;国外有高精度的液压设备,我们也没有。所以我必须根据我们的实际条件来设计方案。这恰恰证明了我的原创性——我不是简单地抄袭,而是根据具体条件进行了创新设计。”

陈工程师点点头,对沈良的解释基本满意了。但他还是问道:“那你能当场回答一些技术问题吗?如果真是你自己设计的,应该对每个细节都很清楚。”

“没问题!”沈良信心满满。

接下来的一个小时,陈工程师提了十几个深入的技术问题,涉及传热学、材料学、机械设计等多个方面。沈良都回答得滴水不漏,而且每个回答都能从理论推导到实际应用。

最后,陈工程师不得不承认:“小沈同志,从你的回答来看,确实对这套技术方案非常熟悉。看来举报是不实的。”

王德昌的脸色变得极其难看,他没想到沈良竟然能够如此轻松地应对调查。

但沈良还没完:“陈工,既然您是技术专家,我想请您对我的方案提一些建议。这里还有几个细节我想和您探讨一下...”

接下来,沈良主动提出了几个技术问题,和陈工程师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在这个过程中,他展现出了深厚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让陈工程师刮目相看。

“小沈,你这个年纪能有这样的技术水平,真是不简单啊!”陈工程师由衷地赞叹,“省里支持你们的试验是对的。我会如实向领导汇报,你们放心搞试验吧。”

调查组走后,王德昌灰溜溜地离开了会议室。他知道这次彻底败了,以后再想找沈良的茬就更难了。

但沈良没有时间理会这些勾心斗角,他的心思全部放在了试验装置的制造上。铜合金材料已经到货,加工车间也开始按照图纸制造零件。

一个星期后,小型连铸试验装置终于完成了。虽然看起来其貌不扬,但沈良知道,这个简陋的装置即将创造历史。

“各位同志,”在试验装置前,沈良对聚集的技术员们说道,“今天我们要进行第一次试验。成功了,我们就为中国的钢铁工业开启了新的篇章;失败了,我们就总结经验,继续改进。无论如何,我们都是在为国家做贡献!”看着眼前这台简陋的连铸试验装置,沈良内心既激动又紧张。作为一个从未来穿越而来的人,他深知这次试验的意义——这不仅仅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笔趣阁】 www.biquge87.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