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副厅长满意地说,“看来我们的年轻技术员确实有两把刷子。还有其他什么要汇报的吗?”
关键时刻到了。沈良感觉到王德昌正用挑衅的眼神看着他,仿佛在等着看他出洋相。
“张副厅长,我还有一个关于连铸技术的设想,想向您汇报。”沈良鼓起勇气说道。
会议室里顿时安静下来。王德昌的嘴角露出一丝冷笑。
“连铸技术?”张副厅长眉毛一挑,“这可是个高难度的技术。国外研究了几十年才有所突破,我们国家在这方面还比较落后。你一个年轻人,有什么想法?”
沈良能从张副厅长的语气中听出一丝质疑,但并没有完全的否定。这让他心中燃起了希望。
“张副厅长,我知道这听起来有些狂妄,但我确实有一些想法。”沈良走到前面,开始在黑板上画起了工艺流程图,“传统的钢铁生产需要先铸成钢锭,再轧制成型。这个过程不仅耗能高,而且钢材的质量也难以保证。”
他边说边画,动作流畅而自信:“如果我们能够实现连续铸造,让钢水直接凝固成坯料,就能大幅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同时保证产品质量。”
王德昌终于忍不住了:“沈良,你说得轻巧!连铸技术的核心是结晶器的设计和温度控制,这些技术参数国外都严格保密。你凭什么觉得自己能搞出来?”
“王工说得对,”沈良转过身来,眼神坚定,“国外确实对核心技术严格保密。但是,技术的本质是相通的。我们完全可以通过自主研发,走出一条属于我们自己的路。”
他拿出准备好的材料,递给张副厅长:“这里是我设计的简易连铸设备方案。虽然不如国外的先进设备那么精密,但完全可以用来验证工艺的可行性。”
张副厅长接过材料,认真地翻看起来。沈良的设计虽然简陋,但思路清晰,技术路线合理,更重要的是,成本控制得很好。
“有意思,”张副厅长抬起头来,“你这个方案如果成功,确实能够为我们国家的钢铁工业带来革命性的改变。但是,风险也很大。如果失败了呢?”
“失败了也值得!”沈良的声音铿锵有力,“张副厅长,我们不能永远依赖国外的技术。今天不敢尝试,明天就永远落后。我们中华民族有着几千年的冶金历史,难道连个连铸技术都搞不出来吗?”
王德昌脸色越来越难看。他没想到沈良居然能说得这么有道理,而且张副厅长似乎真的被打动了。
“再说,”沈良继续说道,“我们这个方案投入不大,即使失败了,损失也在可控范围内。但如果成功了,我们就能打破国外的技术垄断,为国家节省大量外汇!”
张副厅长沉思了片刻,然后说:“小沈,你的想法很大胆,也很有价值。但是连铸技术确实复杂,仅凭热情是不够的。你能保证技术方案的可行性吗?”
“我可以!”沈良毫不犹豫地回答,“给我三个月时间,我一定能拿出可行的试验结果!”
“三个月?”王德昌忍不住冷笑,“小沈,你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吗?国外的专家研究了几十年,你三个月就能搞出来?”
“王工,您太小看我们中国人的智慧了。”沈良转向王德昌,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