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 赵工程师的意图(2 / 4)

。能跟我详细说说技术原理吗?”

沈良看得出来,这个专家是真正懂技术的,不像刚才那几个只会说空话的家伙。

“当然可以。”沈良开始详细解释改造的核心思想,从热力学原理到材料科学,从控制理论到实际应用,每一个细节都讲得清清楚楚。

专家越听越惊讶,最后忍不住说:“你这些知识是从哪里学来的?很多理论连我们研究所都还在探索阶段。”

沈良心里暗笑,这些在后世已经是基础知识了,但在1980年确实算得上前沿理论。

“我平时喜欢看外文资料,也经常思考这些问题。”沈良随口编了个理由。

这时候,赵工程师冷冷地说:“说得天花乱坠,但终究只是小打小闹。沈良,你有本事就搞个大项目出来,别总在这些小改小革上做文章。”

沈良看着赵工程师,心里已经有了计较。这个老家伙三番五次找茬,是时候给他点颜色看看了。

“赵工,你这话说得对。”沈良突然笑了,“那我们就来搞个大的。”

张建国一听就紧张了:“沈良,别乱说话。”

“厂长,我没乱说。”沈良转向李部长,“李部长,您知道连铸技术吗?”

李部长点点头:“当然知道,那是目前最先进的炼钢技术,不过投资太大,技术也复杂,一般的厂子搞不起。”

“如果我能用最少的投资,搞出一套简易连铸设备呢?”沈良的话让所有人都愣住了。

赵工程师第一个跳出来反对:“沈良,你疯了吗?连铸技术多复杂你知道吗?就凭你一个人?”

“谁说我一个人了?”沈良环视一圈,“我们厂这么多技术工人,这么多工程师,为什么不能搞?”

李部长皱着眉头:“连铸设备光是购买都要几百万,你说的简易设备,能保证质量吗?”

“李部长,我可以先搞个小型的试验设备,如果成功了,再考虑大规模应用。”沈良胸有成竹地说。

老专家这时候开口了:“年轻人,连铸技术的核心是结晶器的设计,还有冷却系统的控制,这些都需要精密的计算和大量的试验。”

“我知道。”沈良点点头,“但是如果我们换个思路呢?不一定要完全照搬国外的技术,我们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搞出有中国特色的连铸技术。”

这话一出,车间里一片寂静。所有人都在思考沈良话里的含义。

张建国犹豫了一下,问道:“沈良,你需要多长时间?”

“给我一个月的时间,我先搞出设计方案。如果方案可行,再用两个月时间制造设备。”

“三个月?”李部长摇摇头,“太短了,不现实。”

“李部长,”沈良直视着他,“如果我能在三个月内搞出来,您能给我们厂争取一些政策支持吗?”

李部长被问得有些意外:“什么政策支持?”

“资金支持,还有技术交流的机会。如果我们的连铸技术真的成功了,可以在全市推广。”

李部长沉思了一会儿:“好,我可以答应你。但是如果失败了,你要承担责任。”

“没问题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笔趣阁】 www.biquge87.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