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股成就感。
虽然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但至少,他已经成功地在这些权威专家心中播下了创新的种子。
会议结束后,几位专家围着沈良继续讨论技术细节。张教授虽然仍有疑虑,但态度已经比开始时温和了很多。
“小沈,你的想法确实很有创意,”张教授说道,“但我还是要提醒你,技术创新的路上充满了未知的挑战,你要做好心理准备。”
“张教授,我明白您的意思,”沈良真诚地说道,“但正是因为有挑战,才更需要我们去探索。如果每个人都选择安全的道路,那我们永远不可能实现突破。”
张教授看着眼前这个年轻人,不禁想起了自己年轻时的样子。
那时候的自己,不也是满怀理想,希望用技术改变世界吗?
“好吧,”张教授伸出手,“我支持你的项目。如果需要理论指导,随时可以找我。”
沈良激动地握住张教授的手:“谢谢您,张教授!有您的支持,我更有信心了。”
王总工也走过来:“沈同志,我们设计院会全力配合你们的实验工作。不过,我有个建议,希望你能考虑。”
“王总工请说。”
“我建议你们在实验开始前,先进行充分的文献调研和理论分析,把可能遇到的技术难题都梳理一遍。这样可以避免走弯路,提高实验的成功率。”
这个建议很中肯。沈良虽然有前世的经验,但毕竟时代背景不同,具体的技术细节还需要根据当前的条件进行调整。
“王总工说得对,我们会认真做好前期准备工作的。”沈良诚恳地说道。
散会时,李副部长特意走到沈良面前:“小沈,你今天的表现很不错。但我要提醒你,万事开头难,真正的挑战还在后面。你准备好了吗?”
沈良挺直腰板,目光坚定:“李副部长,我准备好了。不管遇到什么困难,我都不会放弃。”
李副部长满意地拍了拍沈良的肩膀:“好,有这个决心就够了。记住,我们期待着你们的好消息。”
走出会议室,沈良深深地吸了一口气。
今天的会议虽然只是一个开始,但对他来说,意义重大。
他不仅成功地提出了自己的技术构想,更重要的是,赢得了业内权威专家的认可和支持。
前路虽然充满挑战,但沈良的心中充满了斗志。
他知道,真正的战斗才刚刚开始。
回到钢铁厂的路上,沈良心情格外激动。
他掏出一张纸,在颠簸的车厢里记录着今天会议的收获。
每一个专家的建议,每一个可能的合作点,都被他仔细地写了下来。
“师傅,你看起来很兴奋啊。”坐在对面的老刘好奇地问道。
沈良抬起头,眼中闪着光:“老刘,你说如果我们厂的产品能够走出国门,让外国人也刮目相看,那该多好啊。”
老刘哈哈一笑:“小沈,你这个想法倒是不小。不过现在咱们国家的工业基础还比较薄弱,想要和那些发达国家竞争,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话是这么说,但总得有人先走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