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山考虑了一下,觉得三天时间太短,沈良不可能完成什么像样的改造,到时候肯定会出洋相。
“好,我给你三天时间。”李华山冷笑道,“不过,如果三天后你的改造没有达到提高15%热效率的目标,你们不仅要道歉,还要承认红星钢铁厂的技术改造都是虚假宣传。”
“成交!”沈良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刘建国虽然对沈良有信心,但还是忍不住担心:“沈良,这个赌注是不是太大了?”
沈良拍了拍刘建国的肩膀:“刘厂长,您放心。我有把握。”
马德成得意地笑了:“沈良,我倒要看看你能搞出什么名堂。三天后,我们会带着更多的同行过来观摩,到时候可不要让人失望啊。”
“我不会让人失望的。”沈良的语气充满了自信,“不过马厂长,您最好准备好道歉的词,三天后您会用得上的。”
马德成的脸色顿时变得铁青:“你…”
“好了,”李华山打断了马德成,“我们三天后再来。沈良,希望你不要让我们白跑一趟。”
说完,李华山带着马德成一行人离开了红星钢铁厂。
等他们走远后,老陈才松了一口气:“小沈,你刚才真是太冲动了。万一三天后改造效果不理想怎么办?”
沈良笑了笑:“陈师傅,您觉得我是那种没有把握就乱承诺的人吗?”
“那倒不是,”老陈摇摇头,“但是15%的热效率提升,这个目标确实不低啊。”
“放心吧,”沈良拍了拍老陈的肩膀,“我心里有数。现在我们要做的就是抓紧时间准备材料,开始改造。”
刘建国走过来:“沈良,你需要什么材料?厂里全力配合你。”
沈良拿出一张纸,快速写下了材料清单:“这些都是常用的耐火材料和金属材料,应该不难采购。关键是要保证质量。”
看着清单上的材料,老陈惊讶地发现这些确实都是常见材料,没有什么特别昂贵或者难以获得的东西。
“小沈,你真的能用这些普通材料就把热效率提高15%?”老陈有些不敢相信。
“陈师傅,技术创新不一定需要高科技材料,有时候关键在于设计思路和实施方法。”沈良解释道,“我们要做的改造主要是优化热力学过程,这更多的是技术方案的问题,而不是材料的问题。”
刘建国立即安排人去采购材料,同时选定了二号炼钢炉作为改造试验的对象。这台炉子相对较新,便于观察改造效果。
第二天一早,沈良就带着老陈和几个技术工人开始了改造工作。他首先对炉膛内的耐火砖结构进行了局部调整,增加了保温层,减少热量散失。
“老陈,您看这里,”沈良指着炉膛的一处结构,“我们在这个位置增加一层耐火材料,可以有效减少热量向外散失。虽然只是很小的改动,但效果会很明显。”
老陈仔细观察着沈良的每一个改动,越看越觉得有道理:“小沈,你这些想法是从哪里来的?怎么以前没有人想到过?”
沈良笑了笑:“也许是我比较幸运,恰好想到了这些方法。”
他当然不能说这些都是未来成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