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 天生的敏感性(2 / 3)

,在厂里我们要表现得很正常,该干什么干什么,不要让任何人看出破绽。我会继续做一些常规的技术工作,表现出已经放弃了连铸项目的样子。”

“你这是在演戏?”王师傅笑了。

“对,演戏。”沈良也笑了,“既然他们要监视,我们就给他们看一出好戏。让他们以为自己的威慑起作用了,让他们放松警惕。”

三个师傅都佩服沈良的机智。在那个特殊的年代,技术创新需要的不仅仅是技术能力,还需要政治智慧和斗争策略。

“那我们什么时候开始行动?”刘师傅问。

“三天后。”沈良说,“这三天我们各自做准备,三天后晚上在张师傅说的那个作坊集合。记住,绝对保密,不要告诉任何人,包括家人。”

三个师傅郑重地点头答应。

送走了三个师傅后,沈良站在院子里,看着满天的星星,心中涌起一阵豪情。

在二十一世纪,他是国家重大装备办的处长,见过太多的技术封锁和科技战。现在回到八十年代,面对的虽然是不同的阻力,但本质是一样的——都是对技术创新的恐惧和阻挠。

“想要阻止我?”沈良仰头看着星空,嘴角露出一丝冷笑,“那就看看谁更有耐心,谁更有智慧。技术创新的洪流是任何人都阻挡不了的,即使是在这个保守的年代。”

他转身回到房间,开始在纸上画起了连铸机的详细设计图。既然要做,就要做得完美。这个模型不仅要证明连铸技术的可行性,更要震撼所有质疑者的心灵。

深夜时分,沈良还在埋头工作,笔尖在纸上飞舞,绘制着中国钢铁工业的未来蓝图。三天的时间过得很快。

沈良在厂里的表现确实很“正常”,每天按时上下班,做一些常规的技术检验工作,偶尔还会主动跟同事们聊天,谈论一些无关痛痒的话题。

“小沈,最近怎么样?”老李技术员主动找他搭话。

“还行,就是觉得有点累。”沈良故意叹了口气,“可能是最近想的事情太多了,有点钻牛角尖。”

“是啊,有些事情急不得。”老李意有所指地说,“我们做技术的,还是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比较好。”

“您说得对。”沈良点头,“我现在想通了,还是专心做好本职工作吧。那些太超前的东西,确实不适合现在搞。”

老李满意地拍了拍沈良的肩膀:“这样想就对了。年轻人有冲劲是好事,但也要量力而行。”

类似的对话,沈良这几天重复了很多次。他表现得越来越“消沉”,越来越“认命”,让监视他的人逐渐放松了警惕。

与此同时,张师傅、王师傅和刘师傅也在暗中行动。

张师傅每天下班后,都会去不同的五金店购买一些材料,每次都只买一点点,看起来就像是家里修补什么东西需要用的。

王师傅则利用自己在工具房的便利,悄悄准备各种精密工具。他的手艺本来就好,知道哪些工具是必需的。

刘师傅更是发挥了他踩点的本领,不仅确认了张师傅岳父家的作坊确实安全,还摸清了周围的情况,甚至找到了几条不容易被发现的进出路线。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笔趣阁】 www.biquge87.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