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的原型机在人口密集区飞行,确实存在安全隐患。”
马克眼睛一亮:“好主意!这样既能阻止他们,又显得我们是为了公众安全着想。”
“不过,我们也要做两手准备。”眼镜男子继续说道,“万一他们真的飞起来了,我们也要有应对措施。”
“什么措施?”
“技术窃取。想办法弄到他们的技术资料,然后…”
两人相视一笑,心照不宣。
而此时的沈良,正在酒店房间里紧张地协调着各项工作。
“海峰,国内那边怎么样了?”
“沈总,技术团队已经连夜赶工,新的展示部件预计明天下午就能到达巴黎。”
“好。小张,媒体那边联系得怎么样?”
“已经有三十多家国际媒体确认参加明天的飞行演示,包括、BBC、法新社等主流媒体。”
“很好。”沈良点点头,然后拿起电话,“喂,老刘吗?是我,沈良。”
电话那头传来刘总工程师略显疲惫的声音:“沈总,您放心,我们的'鲲鹏'已经做好了一切准备。明天的飞行演示绝对不会有任何问题。”
“鲲鹏”是华夏重工超音速客机的代号,寓意着中国航空工业像传说中的神鸟一样,展翅高飞。
“老刘,我知道这次时间紧迫,给你们增加了很大压力。”沈良的语气带着歉意,“但这次演示对我们太重要了,关系到华夏重工的生死存亡。”
“沈总,您别这么说。我们都明白这次演示的意义。”刘总工程师的声音坚定起来,“为了这一天,我们准备了三年。明天,我们就要让全世界看看,中国人也能造出世界一流的超音速客机!”
挂断电话后,沈良走到窗边,望着巴黎夜晚的灯火。
明天的飞行演示,不仅仅是一次技术展示,更是一场关于国家尊严的战斗。
他想起了三年前刚开始这个项目时的情景…
那时,华夏重工刚刚在重工机械领域站稳脚跟,沈良就提出了进军航空工业的想法。
“沈总,您确定要做超音速客机?”当时的技术总监老王一脸担忧,“这个领域的技术门槛太高了,而且投资巨大,风险极高。”
“风险大,收益也大。”沈良当时就是这么回答的,“而且,我们国家迟早要有自己的超音速客机。与其等别人来做,不如我们自己先做。”
“可是我们没有相关经验啊。”
“经验可以积累,技术可以攻关。”沈良的语气充满了决心,“我们从零开始,一步一步来。”
于是,华夏重工成立了专门的航空事业部,从全国各地招聘了上百名顶尖的航空工程师。
沈良利用自己对未来技术发展的了解,为团队指明了研发方向。他知道哪些技术路线是死胡同,哪些材料能够突破性能瓶颈,哪些设计能够兼顾安全性和经济性。
但即使有这些优势,研发过程依然充满了挫折。
第一次发动机测试时,巨大的轰鸣声刚响起三秒钟,发动机就发生了爆炸。幸好是在专门的测试台上,没有造成人员伤亡,但损失了上千万的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