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慈祥地老人拉家产一样。几句话一聊,我的心情也渐渐恢复了平常。
“小李,听说你在山城那边搞了投资,现在干的怎么样啊?”杨老说话的口音里依稀带着老家的味道,简单问了些平常话后,他就笑眯眯地向我问起了这事。
功课我早就做好了,当然知道怎么回答。当下,我谦虚地把投资的情况向杨老说了说,并大致解释了一下我整个投资计划的规划和设想。
“山城的老乡们苦啊!”杨老听完后,感叹了一句:“山城穷山恶水,解放前就是出了名地穷地方,解放后地方政府花了多少力气,可一直都没让山城脱离贫困。多年前,我也回山城瞧过一次,一看到那些老乡还过着这么贫苦的生活,心里就非常不好受。这些年我一直在想,我们这些老家伙当年干革命,建立新中国为的是什么?还不是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可是,山城多少年来,依旧没能脱贫,让我心里有愧啊!”
“杨老,您这话过重了……。”我连忙道:“其实您对山城的关切和照顾,家乡的父老都心里明白着呢。再说了,我们国家这么大,有多少地方需要建设的,为了大局一时间顾不得一些地方也是情由可原地。毕竟,经济建设需要一步步来,就和邓公说的那般,先让一部分富裕起来,随后再用富裕带动落后,这才是顾全大局的做法。”
“呵呵,小李挺会说话嘛,是不是特意哄我老头子开心的?”杨老笑着看了我一眼,意味深长地问。
“说不哄您老爷子开心,也有点言不由衷……。”我不好意思地挠挠头,坦率地回答道:“其实嘛,您也知道。我是一个纯粹的商人,投资山城只不过是两个想法。”
“哦,你仔细说说看?”杨老感兴趣地问。
我点点头,继续道:“一来,山城是我的家乡,作为一个成功的商人,为家乡做点事也是必然的。自古以来就是衣锦还乡的说法,以前封建社会的时候还有富人为家乡捐钱捐粮,修路造桥地传统,作为现在地我,为家乡办点事也是理所当然的。”
“呵呵,这话有道理!还有一个想法呢?你说说。”我特意没有说什么为国家建设贡献力量地那种大话,而是用人之常情来回答,引起了杨老的好感,同时对我这人更大感兴趣,兴致勃勃地又问。
“另个想法嘛,其实也很简单。我们山城为什么穷?还不是因为既缺乏基础,又缺少人才么?如果说我只是捐笔钱出去的话,这对我并不是什么难事,可这样做根本就改变不了山城的面貌,您也清楚,钱再多还是会用完了,要想让山城富裕起来,还得靠山城人自己的努力。现在,我在山城建厂修路,还建立了几个小学,都是为了从根本改变山城落后的基础。其实不瞒您杨老,这些厂子从建成到现在并没有产生什么利益,可至少从某些方面解决了山城就业的问题。再加上我从香港带去的管理经验,想用这些来潜移默化山城人的观念,让家乡父老们尽快同外界的先进理念结合。这也算是给家乡起个良好的开头,至于以后最终会有什么结果我自己都没把握,可事总是要有人去做的,作为我来说,想做的也只是这一步……。”
我的话刚说完,杨老的眼睛就亮了,连赞几声好,满意地看着我点点头,想了想又问:“小李,你这些想法很不错,也很实在。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