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司财政厅在皇上的指导下,从无到有建立一整套让人耳目一新的高效财政制度,
李起元想学,可惜蜘蛛网又把他网得更死。
卖国通贼大案引发的诸多大案,户部是重灾区,上下官吏空了一半。
又赶上天启六年京察大计,李起元把昏庸无能之辈,通过京察统统罢点,然后折节去财政厅挖人。
承办具体事务的公事员,过来户部马上就是八品提举和照磨;副科长过来就是七品经历;科长过来就是六品主事...
你是预算局副主事?
预算局可是财政厅的核心部门,副主事可是副职之一。
啊,还是创建预算局的元老之一,宝贝人才啊,过来是员外郎,单独为你成立一个提举预算司,你是主官,你也从无到有,帮着户部建立出真正的预算和核销制度。
制置司是皇上一时兴致临时设置的,里面的官吏都是临时差遣,什麽皇上兴致没了,说不定制置司也就没了。
可户部是六部之一,里面的官吏都是正途官,吏部里有官籍的!
制置司很多聪明人藉机纷纷跳槽,获利最大的就是户部。
看着提举预算司呈上的禀文,李起元越看越心顺。
禀文里把问题一二三四列得清清楚楚,然后附上他们分析出来的原因,最后是准备采取解决问题的方法一二三四。
这就对了!
上下行文,最重要的事就是禀告下面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法,再获得上级的指导和支持。
要是户部都是这样的办事风格,大明财政何至于如此窘困。
六部要是都是这样的办事风格,大明早就四海晏平,何至于在西南和东北被几个土司跳反,骑在脖子上拉屎拉尿。
不行,我还要再从财政厅里挖几个人过来。
听说他们审计局审查帐簿很有一套;国库局在度支控制上非常有办法;还有他们的条例局,边开张边制定工作条例,改进工作流程,各个都是人才...
我真想把他们全部挖过来..:
一想起财政厅那个人才宝库,我真的控制不了我自己!
「尚书!」
有人在门外叫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