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胜仗?败仗?
山海卫城督师府,微服私访的朱由校坐在书房里,细细研读书桌上一叠文卷。
看得有些疲惫,朱由校抬起头,问站在旁边侍候的刘若愚。
「若愚,会计司那边审计的如何?」
「皇爷,从万历四十五年已经审到天启三年。只是天启元年以前的卷宗帐簿,多有遗失,能审明白可能只有天启元年以后的帐。」
朱由校叹了一口气,「朕已经跟他们表过态,既往不咎,不管帐簿审出什麽来,朕都不会翻旧帐,算老帐,叫他们放宽心。
若大一个辽东都丢了,陷了多少兵马粮草兵甲进去,朕还有什麽放不下的。
只是帐可以既往不咎,但钱粮花在哪里,朕还得算清楚。」
「皇爷,会计司和财政厅那边还在联手审计,需要过些日子才有最后的结果。」
「嗯,尤大富细心察微,长于数字书算,任何一笔帐,一文一粒都逃不出他眼晴。
毕先生精打细算,长于统筹协调,哪笔钱该不该花,哪笔开支可以省,他心里都有一杆秤,一张算盘。
朕让他们联手,就是要看看平辽和九边的钱粮,都是怎麽花掉的,有哪些漏洞。不把浪费杜绝,不把漏洞堵上,朕就算搬来金山银山,也填不满这无底洞。」
朱由校感叹了一句,又问:「大伴,外面有什麽风声?朕和毕师傅一行人微服私访而来,没有被察觉吗?」
刘若愚连忙答:「皇爷放心,我们和四卫营护卫,混在滦州护送军械以及秦皇岛运送粮草的队伍里,根本看不出破绽。
而且侍卫司丶都尉司丶镇抚司的郭都使丶王指挥使和张指挥使,全力以赴。平辽局军议司和安保局,方都事和茅主事,也都撒出人手,严防死守。
目前来看,还没有走漏风声。除了孙师傅等少数几人,没人知道皇爷在山海卫城,也不知道毕先生和我们在这里。」
朱由校叹了一口气,「这山海卫城里,全是难辨忠奸的军民,满腹怨望的文官..:
京师呢?」
「皇爷,京师那边曹公公和刘公公对外宣称皇爷微恙,在禁内休息。同时制置司和内阁也奉命配合着演戏,没有人察觉有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