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们还在比拼谁的价格更低时,突然杀出来一个星辰,用更高的价格、更猛烈的广告,把市场搅得天翻地覆。
“他卖638?成本得多少?他哪来的钱打广告?”这是他们最无法理解的问题。
他们唯一的应对方式就是:仿冒。
立刻开始寻找类似的镀膜工艺和双扬声器方案,试图尽快推出“星辰S2”、“星河S1”之类的模仿品,但质量和体验短期内根本无法企及。
而此时的互联网上一些关注消费电子的论坛和小杂志,开始出现讨论星辰S1的帖子:
《卧槽!发现一款神机,声音大得离谱!》
《星辰S1体验:这可能是山寨机行业的第一次“消费升级”》
《分析:星辰手机是如何通过差异化营销瞬间引爆市场的?》
虽然声量不大,但标志着星辰开始突破圈层,进入更广泛大众的视野。
但是这里面,依旧有着李言批下去的两万块钱经费的作用,其在贴吧,在各种论坛上的发力,一样在影响着手机的销量跟对外的印象。
而此时星辰电子厂内,工厂临时组建的“客服中心”,其实就是财务张姨带着两个文员,守着三部电话,已经彻底瘫痪。
电话铃声此起彼伏,从未间断。
“喂?对对对,我们是星辰手机!”
“代理?您哪个地区的?哦,河南的,我给您转接我们河南总代的电话…”
“个人买?您得去当地的手机店看看,我们这是厂家,不直接卖…”
张姨忙得焦头烂额,却喜上眉梢。
她从未经历过产品被如此疯狂追问的场面。
李言的三叔坐镇工厂,负责生产和发货。
他看着新组建的销售部不断送来的新订单,对着生产线吼着:“再快一点!仓库都快搬空了!王师傅,今天晚上加个班,双倍工资!”
第一批生产的5500台手机,在郑州展会还没结束时就已经被各地的代理商瓜分一空。
现在订单已经排到了一万台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