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我跺跺脚,这地咋还替我“扛雷”了?(2 / 3)

她切换到最精密的脉冲检测模式时,屏幕上出现了一行微弱到几乎可以忽略的读数。

那是一串间歇性的脉冲信号,极其微弱,却富有规律。

楚牧之凑过去看,只觉得那跳动的频率有些熟悉。

苏晚晴拿出手机,调出刚才录下的孩子们诵唱的音频,进行声波频率比对。

结果让人不寒而栗——信号脉冲的频率,与童谣的节奏,完全同步。

“《神域》的测试基站……”苏晚晴的指尖轻轻划过那截冰冷的光纤,喃喃自语,“这。”她猛地摇头,”

从那天起,楚牧之开始用一种全新的眼光审视这个他从小长大的小镇。

他发现,杂货店老板卖出的每一瓶矿泉水上,都用记号笔写上了“愿你有光”四个小字;邮递员大爷那辆二八大杠的铜铃铛不知何时被摘了,换成了两枚铜戒指,车子一颠簸,就发出清脆的撞击声;就连镇中心幼儿园的外墙上,原本画的蓝天白云,也被一幅新的涂鸦取代——无数个手拉手的小人,每个人的头顶都画着一个金灿灿的小太阳,旁边写着:“每个人都是小太阳”。

他曾觉得这有些可笑,直到某个深夜,他路过独居的王奶奶家,看见老人正对着桌上一盏昏黄的小台灯轻声说话。

“小光啊,谢谢你昨天帮我扶起了菜筐子,不然我这把老骨头可就麻烦喽。”

那盏灯,是去年冬天临时电网铺设时,楚牧之亲手帮她接上的。

好景不长,初五那天,镇上来了一个外地的说书人,在戏台下摆开场子,说的不是英雄好汉,而是些神神鬼鬼的怪谈。

他唾沫横飞地宣扬,那种铜戒指是“借运环”,戴久了会把人一辈子的好运气都吸走,最后变得百无禁忌,但也百无所依。

谣言像瘟疫一样散开。

当晚,就有十多户人家,悄悄将孩子的,或是自己的铜戒指从手上摘下,锁进了抽屉最深处。

第二天,天降瓢泼大雨。

老天爷像是要把整个春节积攒的雨水一口气倒下来。

镇上的老旧泵站不出意外地再次故障,地势最低的西巷口很快积水成灾,浑黄的泥水眼看就要漫进居民的屋子。

就在众人手足无措之际,一个身影冲进了雨幕。

是老木匠刘师傅。

他也是去年冬天临时电网的受益者之一,那场及时的供电保住了他老伴的救命药。

只见他在巷口最高处,手脚麻利地架起一架他连夜赶制的简易水车。

最奇特的是,水车的核心轴承处,没有用铁珠,而是卡着一枚硕大锃亮的铜戒指。

水流带动木轮旋转,铜戒在木制卡槽里平稳而有力地转动着,带动着另一端的排水皮管开始工作。

水流每转动一圈,铜戒与木槽就会发出一声清脆的“叮”响。

那声音在哗哗的雨声中并不响亮,却像一道无声的召唤,清晰地传进每一户躲在屋里、摘掉了戒指的人家耳中。

雨停后,西巷口的水位降到了安全线以下。

越来越多的人从屋里走出来,默默地从抽屉里找回了那枚铜戒,重新戴在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