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包,二十套。”
而最让他心脏骤停的,是付款人签名栏,那里一片空白,但在空白之下,用打印机印着一行极小的字——
任务代号:光满屋。
楚牧之的呼吸瞬间凝滞了。
光满屋……这是他给自己定下的一个私人代号。
三年前,他用代练赚的第一笔“巨款”,匿名给那家福利院捐了一笔钱,改善了孩子们的住宿条件,他当时在自己的私人日记里写道:“愿每个孩子的梦里,都光满一屋。”
这件事,除了他自己,不可能有第二个人知道。
深夜十一点,门铃响起。
不是访客,是快递机器人发出的取件通知。
楚牧之疑惑地取回一个没有任何寄件人信息的包裹。
包裹不大,分量很轻。
他拆开,里面竟是一台老旧的平板电脑。
在他触碰到屏幕的瞬间,屏幕“唰”地一下自动亮起。
屏幕上没有操作系统界面,只有一个播放按钮。
他鬼使神差地点了一下。
一段视频开始播放。
画面有些晃动,像手机拍摄的。
一群七八岁的孩子围坐在一张大桌子旁,正兴高采烈地用五颜六色的纸板和胶水,制作着一个个简陋的“储物袋”。
一位年轻的女老师笑着对孩子们说:“大家记住,我们今天学习的,是‘楚牧之’精神——那些看不见的帮助,才是最厉害的真装备。就像你们做的这个储物袋,它能帮别人装东西,但自己却藏在背后。”
视频里的孩子们齐声欢呼,镜头扫过他们天真的笑脸。
视频戛然而止,屏幕变黑,随即弹出一行冰冷的白色文字:
“任务发布者:未知。接任务者:73人。状态:进行中。”
楚牧之如遭雷击,浑身僵硬。
就在这时,小黑轻盈地跳上桌子,一只爪子在他的注视下,轻轻地点在了平板电脑的屏幕上。
几乎在同一瞬间,楚牧之扔在沙发上的私人手机终端自动亮起,备忘录里跳出一条全新的、非他本人录入的记录:
“信念网络已初步构建,节点活化,正在自我扩张中,无需指令。”
楚牧之缓缓抬起头,目光穿透阳台的玻璃,望向窗外那片熟悉的、被万家灯火点亮的夜色。
陈师傅的修鞋摊早已收工,只留下一盏昏黄的灯;李阿婆家的窗户亮着,温暖而宁静;远处,小学的轮廓在夜色中沉默。
过去,这些只是他生活中的背景板。
而现在,他看着这些星星点点的光,第一次感觉到,它们不再是孤立的存在。
每一盏灯背后,都可能是一个被悄然“激活”的节点,一个像陈师傅一样,在梦中接到“神启”的普通人。
他,李阿婆,陈师傅,福利院的老师,那个送他布偶的男孩……一张无形的网,正在将他们所有人,悄无声息地连接在一起。
他不再是一个被系统选中的孤单玩家,而是身处一个巨大漩涡的中心。
这个漩涡,正以他无法理解的方式,将整座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