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朝廷对狗恶霸及其党羽的严惩,平安村终于彻底摆脱了黑暗的阴影,迎来了真正的太平盛世。
钦差大臣在处理完相关事宜后,对平安村村民坚韧不拔、团结一心的精神大为赞赏,不仅上报朝廷为平安村减免了数年的赋税,还拨下专款用于村子的重建与展。
有了朝廷的支持,平安村的重建工作迅展开。
村民们在废墟上重新规划村庄布局,依照大明后期流行的建筑样式,建造起更加坚固、美观的房屋。
房屋多为砖木结构,青瓦白墙,飞檐斗拱间尽显古朴韵味。
他们拓宽了村里的道路,在道路两旁种上了各种花草树木。
曾经被破坏的农田也得到了悉心的整治,村民们引入了从南洋传来的新灌溉技术,使得庄稼的产量大幅提高。
在重建家园的过程中,平安村的村民们还不忘对下一代的教育。
他们用朝廷拨下的款项,在村子中央修建了一所学堂。
学堂的建筑风格古朴典雅,雕梁画栋间透着浓浓的文化气息。
村民们请来了学识渊博的先生教导孩子们读书识字,所教授的内容不仅有《论语》《孟子》等经典儒学着作,还包含了一些实用的算术、地理知识,以顺应时代展的需求。
赵铁牛深知知识的重要性,他经常鼓励村里的孩子们努力学习,将来成为对村子、对国家有用的人。
村里的桃花园经过一番精心的打理,变得愈美丽。
每到春天,桃花盛开,漫山遍野的粉色花朵如天边的云霞,吸引了周边许多村子的人前来观赏。
平安村借此机会,展起了旅游业。
村民们依照明朝的风格开设了客栈、饭馆。
客栈内,木质的桌椅摆放整齐,墙上挂着描绘田园风光的字画;饭馆里,大厨们烹饪着具有当地特色的美食,如桃花酿、蜜汁桃脯等。
村民们还售卖各种手工艺品,如用桃木雕刻的小摆件、用桃花印染的布料等,以及特色农产品,生活逐渐富裕起来。
这一日,村里来了一位名叫林羽的年轻人。
他是一位画家,听闻平安村的美景后,慕名而来。
林羽身着一袭青色长袍,头戴方巾,手持画扇,一进入平安村,便被这里的自然风光和淳朴民风所吸引。
他在村里住了下来,每天穿梭于桃花园、农田和村庄之间,用画笔记录下这里的点点滴滴。
林羽与村民们相处得十分融洽,他经常教孩子们画画,给村民们讲述外面世界的新奇故事,如西洋的奇珍异宝、海外的风土人情。
而村民们也会邀请林羽到家中做客,分享自家的美食。
在与村民们的交流中,林羽得知了平安村曾经的苦难历史,深受触动。
他决定以平安村的故事为蓝本,创作一系列画作,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个小村庄的坚韧与重生。
随着林羽的画作在各地展出,平安村的名声越来越大,吸引了更多的游客和商人。
一些商人看到了平安村的展潜力,纷纷前来投资,与村民们合作开展各种产业。
有的商人带来了先进的纺织技术,与村民合作开办纺织作坊;有的则与村民一同开新的旅游项目,如打造桃花主题的游船,沿着村边的小河游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