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日。
清晨第一缕日出自长寿山打落在三里村村落里面。
微风吹起,不远的三里村,身后全是绿油油的稻田,千层波浪,一望无际。
陈河心情大好,领了一家人在田边小路上闲逛。
“哟,河叔,今日怎的不出海打渔?”
水田里面的陈二牛抬起头,招呼着陈河一家人。
他是陈家四房家的孩子,和陈东林乃是一辈,家中水田最多,他们一大家四兄弟,也是三里村最勤劳耕种的一家人。
“你婶婶现在久坐不得,一起去田上逛逛!”
陈河脸上带着热切的笑意,回应着陈二牛的话:“叔还好吧?”
“老毛病了,劳烦河叔挂心了。”
陈河笑意盈盈,走在路上一阵神清气爽,马上就到仙树约定好的二月之后。
刘玉芹虽然未有显怀,但是按照以往经验,老四也是一年之后的事情。
若以后一大家子都入了修行之道,那海上的事情便可以搁置,照顾好两亩田地便可。
院角那间矮屋的木门被陈河轻轻推开时,晨露正顺着檐角滴落,在青石板上砸出细碎的响。
实际上这间木屋的窗户就正对着仙树。
屋里没什么花哨摆设,就一张老榆木案几,案头摆着只粗陶香炉,炉里插着三炷半燃的艾草香,烟气袅袅缠着屋梁打转。
案几正中,蹲坐着块半人高的石头——灰扑扑的,表面坑坑洼洼,看着跟后山随便捡来的顽石没两样。
“又来瞧啦?”
刘玉芹拎着布巾进来,踮脚擦了擦案几边缘的浮尘。
“今日时间到了,山石用来假装供奉,实际上这香火,都是属于仙树的。”
“你妇人家不懂,老是念叨着在仙树面前弄这些东西。”
“仙树以后肯定长为参天大树,要远远高过咱们的屋子,而今就暂时这样摆设,莫要夺了仙树日华。”
“待到未来,咱这家就是我陈河家的祠堂!”
陈河香炉里添了把新艾草,一边期待仙树像二月之前再次降下什么口语。
他身后,三个半大的孩子扒着门框探头探脑。
最小的丫头陈念伸手想去摸石头。
被二哥陈东林一把拉住:“娘说了,这是护家的仙石,碰不得,若让别人看了去,会以为父亲找回来的这块山石是假的!”
这话没说错。
自打两个月前齐尘在院子里面生根发芽,陈河就把矮屋收拾出来,半夜里去长寿山里面胡乱找了一块石头。
对外只说是从长寿山请的镇宅石。
还要求大家必须表面对石头恭恭敬敬。
可三里村的人谁不知道?
陈家世代打渔,陈河更是出了名的不信鬼神,如今却天天往这石头跟前跑,难免惹来闲话。
前几日祠堂祭祖,大房的三叔公就拉着陈河念叨:“老二家的在外面混出些名堂,你也别学那些虚头巴脑的。好好打你的渔,侍弄你的田,比啥仙石都管用。”
陈河当时只笑着应了,心里却跟明镜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