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对是站在世界之巅的存在。
如果小胡子在二战爆发之前身亡的话,日耳曼帝国对其评价将截然相反。
因此!
整个斯达林格勒便成为了日耳曼帝国元首小胡子,和北极熊国钢铁慈父的决斗场。
胜者为王!
北极熊国。
斯巴达诺夫卡。
“亲爱的达瓦里氏,你终于来了!”
“真是想死我了!”
“哈哈哈!”
在朱赫夫车站附近停着一辆小轿车。
在这个时代,能够配备专用小轿车的。
绝对是北极熊国军方的高层人物。
而能赶到朱赫夫车站亲自迎接苏长青的人。
自然也是苏长青的老友。
此人,就是苏长青在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之时的同窗。
也是睡在苏长青上铺,为苏长青多次擦拭皮鞋的米哈伊尔·谢尔盖耶维奇·马利宁。
米哈伊尔·谢尔盖耶维奇·马利宁,出生于波卢季诺村。
19年参军并参与国内战争,31年伏龙芝军事学院毕业。
北极熊国与日耳曼帝国战争期间任罗科索夫斯基元帅的参谋长,历任布良斯克、顿河、中央等5个方面军参谋长,参与莫泗科、斯达林格勒战役策划,1953年晋升北极熊国大将。
1945年5月29日获授北极熊国英雄称号,被列为二战期间北极熊国军队九位最杰出参谋长第四位。
其是罗科索夫斯基元帅的副手和第一心腹。
此人性情急躁,和罗科索夫斯基搭配相得益彰,其主要特点是制定作战计划精打细算,用创造性的办法组织部队行动,力求不等待司令员的指示就提出必要的合理建议来警示上级。
北极熊国向来有轻视参谋人员的传统,当罗科索夫斯基为他的前程着想,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