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位,只等天气慢慢转暖化冻,就可以开工了。
时间不知不觉又过去了半个月的时间,连续好多天的升温,山上山下的积雪陆续开化。
岳峰在找了个明白人看了适合动工的日子之后,盖新房子的人生大事儿,正式提上了日程。
在这个年代的东北农村,还没有职业包工头、建筑队的概念,普通人家盖房子,一般都是趁着农闲的时候,把七大姑八大姨家各种亲戚打好招呼,再请两个村里懂行的大工,就开始动手了。
绝大多数人家起房子,除了管饭之外,给工钱的不多,亲朋好友帮衬的一般不会要钱。
但岳峰这边,盖房子的时候,却没有大张旗鼓的摇人。
其一是,他家外来户,当地村里没有多少族亲,想喊人帮忙,也只能从平日里交好的亲朋喊人。
其二,这个年代的人工不值钱,岳峰也不差那点工钱,与其说欠着人情去张罗,还不如大大方方的把村里愿意出力帮忙盖房的青壮开上工钱。
在村书记王建国的侧面张罗下,十多口子壮劳力外加猎队几个队员当小工,浩浩荡荡的忙活起来。
平整地块、撒灰规划、挖地基、建材陆续进场…在岳峰不差钱的一番操作下,不到半月的时间,一座宽敞气派的五间大瓦房就拔地而起。
带着上辈子的记忆跟认知,岳峰对新房子的诸多地方进行了升级,厨房功能分区,布置了专门的客厅,将卧室也进行了现代化的规划。
当然,再升级规划,土炕还是冬天取暖的主力,岳峰在北屋正房里盘了一大两小三盘火炕,就算平日里朋友、亲人来家里过夜,住的地方也极为充裕。
等所有正房主体建设完成了,岳峰又搞来了稀罕的石膏,只等主体干透之后,就可以将屋里全都粉刷成了雪白的颜色。
可不要小看这点玩意儿,这个年月普通人家盖房子不是报纸糊墙就是光着秸秆泥墙。
盖砖瓦房已经算是非常过份的了,最后石膏粉刷一通,整个房子呈现出来的质感,更是挠的一下就上来了。
四月初旬,岳峰的新房子,在众多壮劳力的加班加点下拔地而起。
大致归拢着算了一下,实际红砖使用量七万出头,院里一圈的围墙、东西仓房,木门全都到位,就连院子里都用红砖铺了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