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刘树义目光一动,直接转头看去,就见赵锋正抱著一卷卷宗向他走来。
“这是贞观元年三月十六日发生的自焚案件,地点是苏州。”
赵锋將卷宗递给刘树义。
刘树义微微頜首,迅速將卷宗翻开,目光在上面快速扫过。
但很快,他就將卷宗放到书案上,摇头道:“这个自焚案的死者,因不满邻居强占田地,愤怒之下,跑到邻居家放火自焚,试图用自己的死,让邻居愧疚,让其他人知道邻居的恶行———“
“此事有眾多目击者,当地官府提供的证据也很完善,而且他是独居老汉,没有家人,没有后代,与此案不符,应不是我们要找的卷宗。”
赵锋见刘树义这般迅速就做出了判断,心中佩服的同时,没有任何迟疑,直接转身继续寻找。
如刘树义所言,自尽的事情时有发生,但自焚的手法,却很少人会用。
毕竟自焚的痛苦,实在是非常人所能承受,远不如自縊或者用刀来的快。
不到一个时辰,第一轮的筛查就已结束。
刘树义书案前,只摆放了十几份卷宗,
赵锋等人围在刘树义身旁,紧张的等待刘树义做出判断,如果这些卷宗都不是刘树义要找的,
接下来他们就会再往前数三年,寻找武德八年到武德六年的卷宗。
一份份卷宗被刘树义翻开放下,很快,刘树义拿起了倒数第三份卷宗。
如之前一般,他迅速將卷宗翻开,视线快速在上面扫过,但不同於之前,这一次,他没有快速將卷宗合拢置於一旁,反而身体突然向前倾去,眼眸陡然眯起。
看到刘树义这不同之前的反应,赵锋心中一动,忍不住道:“刘员外郎,你这是”
“找到了!”刘树义沉声道。
找到了!
眾人闻言,双眼皆是一亮。
赵锋忙道:“什么案子”
“武德九年四月初四,发生於长安城通济坊內的一起意外。”
“通济坊意外”
这个卷宗不是赵锋翻找的,他並不清楚具体內容,遂问道:“什么意外”
刘树义目光看著卷宗,道:“一个名叫白居安的富商,因饮酒过多,於客栈內,打翻烛台,引起大火,最终导致他与妻子双双死於火海。”
“因案发时,外面有人经过,正好从窗纸上看到了全过程,后来万安县衙调查,也没有发现任何异样,故此便以意外结案。”
“有人证,后来官府也没有查出异常,就是意外吧”
赵锋不解的问道:“为何刘员外郎会认为此案就是我们要找的案子”
“第一,此案有疑点。”
“疑点”赵锋一愜。
其他人也都心中一紧。
刘树义道:“按照目击者证词,他们从窗纸上,发现白居安似乎要喝水,跟跟跑跑起身,结果不小心跌倒,打翻烛台,导致烛火直接点燃了床榻,瞬间將整个房屋引燃,他们连救援的机会都没有。”
他看向赵锋,道:“这火是不是烧的太快了在没有火油这种助燃物助燃的情况下,即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