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江行舟首场甲一!考题二:春 江(4 / 5)

大周文圣 百里玺 2944 字 14天前

两位翰林学士目光交汇,紧绷的面容终于稍霁。

这秋闱的首场排名,并非比文章高下,而是实打实的功绩!

金陵王谢两家,为江南十万水师出征太湖,被“逼捐”军饷,谢氏七十万两,王氏六十五万两,白的银子如流水般送进军营。

虽然他们是被“逼”捐,

但是他们这笔几十万捐银的功绩,也足以让谢栖鹤、王墨青两位秀才,列入秋闱首场甲等前三!

“看来刺史大人,终究还是念及了我们王谢两家出钱的情分并未刻意打压我金陵子弟!”

谢玉衡淡淡道,漫不经心掸了掸锦袍上并不存在的灰尘。

江南贡院外,苏州唐氏族人振臂高呼,杭州徐家的老仆喜极而泣。

“首场,甲、乙、丙、丁,共留录前四千名秀才!留在贡院考舍内,继续第二场!”

执事官一抖袖袍,声如寒铁:“四千名之后,凡未念及考舍和名字,一概黜落!]”

话音未落,江南贡院内外,已是哭声四起。

那些,在秋闱首场便落第的六千名秀才们,个个面如死灰,摇摇晃晃的从考舍站了起来。

“败了!又败了!”

一声凄厉的哀嚎划破贡院上空。

老秀才李清跪倒在考舍前,十指深深抠进地缝,指节泛白。

他仰头望着那高悬的名单,浑浊的泪水混着血丝滚落。

“三年复三年”

李清脑海中,浮现一迭泛黄的落第文书,最旧的那张墨迹已褪成淡褐色,“三十载寒窗竟连秋闱的首场都过不去.”

有人激怒的当场撕碎纸笔,更有人踉跄昏厥,一头栽倒在考舍内,被衙役们拖出江南贡院大门。

而江南贡院内,高悬的日晷指针,已悄然移向未时三刻。

——更残酷的秋闱第二场,即将开始。

致公堂内,檀香缭绕。

刺史韦观澜落座主位,指尖轻叩案几。

众考官屏息凝神,堂内只闻铜漏滴答。

秋闱首场以功叙名,酬谢众学子,题目无需多想。

这第二场,自然是要考秀才们的真才实学——为国选材,方是科举第一要义!

他略一沉吟,

忽的展卷提笔,狼毫饱蘸浓墨,在雪白宣纸上落下铁画银钩:

[秋闱,第二场:

数月前,本刺史登多景楼,宴请江南众世家、乡绅,为十万水师募得粮饷军资。

十万水师粮秣既足,一时心中无比畅快,凭栏极目,但见天地景色——

春余残暖,大江奔腾;繁处处,月洒金辉,夜色迷人。

诸生当以此景为题,作长篇诗词歌赋一篇。]

笔锋收势,韦观澜嘴角微扬,颇为满意。

——犹记那夜宴席上,江行舟用两篇鸣州污名文章,逼得江南门阀世家大族低头纳捐,千万饷银、粮草尽入江南府库中。

他心中激动,凭栏远眺时,胸中豪情翻涌,却终未能成诗。

今日,以此为题,他倒要看看,这江南十府的才子,谁能写出他当日未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