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府君问道,满座皆惊!(今(2 / 5)

大周文圣 百里玺 3017 字 13天前

> 才气本源,出自大儒董生的《天授说》!”

赵子禄一咬牙,霍然起身。

他一整衣裳,神色恭敬却不失沉稳,朗声道:“才气乃天授人族——是天地对人族的恩泽。

董生在《春秋繁露人副天数》上记载,‘人有三百六十节,偶天之数也’。

这更可佐证了人族,乃天命也,当为这片天地之主!

才气天授,乃是天理!”

他声音铿锵,掷地有声。虽是一介童生,却隐隐透出一股不容轻慢的自信。

此言一出,

众童生案首都是惊讶,对赵子禄刮目相看。他博览群典,竟然还懂这么多!

“住口!

你既不知,

未通圣贤微言,安敢妄加穿凿,胡编乱造,曲解大儒文章!

大儒董生这篇《人副天数》是辨析天人相副的文骨,何曾有片语,讨论才气

简直荒唐!”

周山长眸中寒光乍现,厉声喝道。

赵子禄遭此当头棒喝,方知自己信口雌黄已触怒院君,原本无比自信的脸色,顿时面如土色,缩颈垂首,再不敢置一词。

“.”

堂下众童生案首见状,更是噤若寒蝉,低眉顺目。

礼官领命,手执玉笏,肃立于楼台之上,将周院君的问话,对着下方两千余名童生朗声宣问:

“诸生童生、秀才,何人知晓——才气本源”

声音洪亮,回荡于城楼之下,引得众童生们纷纷抬头。

“但凡有答对者,皆可登此东城门楼台,赐予一席座位!”

此言一出,

台下顿时一片惊讶,却又寂静。

众童生面面相觑,眼中尽是茫然之色。

才气本源

这可不是诗词文章,而是文道的奥义,绝非寻常的经义可比。

纵使是那些平日才思敏捷的童生,不懂奥义,此刻也如坠云雾,无从作答。

就连城楼上那六位顶尖的童生案首,亦眉头紧锁,默然不语。

他们又怎知道

一时间,东城楼上下一片寂静,唯有风拂旌旗之声,无一人敢应。

见众童生案首默然垂首,无人应答。

周院君目光微沉,心中略感失望。

才气本源,乃是文道最浅显之根基。

他虽为江州府的院君,文章未必冠绝天下,可论及才气之浑厚、战力之强横,却远胜寻常进士。

他笔下,未必字字珠玑,却因深谙文道根本,才气生生不息,如江河奔涌,绵延不绝。

反观那些文采斐然的进士,虽能作一手锦绣文章,却因文道根基太虚浮,才气易竭,往往难敌他一道字诀之威。

文道,可不在辞藻华美,而在悟透本源。

真正悟道之后,随意一道字诀文术,威力皆可超越同辈文士!

可惜,台下诸生,竟无一人能答。

“罢了。”

周院君微微摇头,目光扫过台下六位童生案首,终是轻叹一声:

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