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 面子问题(2 / 3)

租金的成本摊薄了好几倍。如此一来,用煤煮盐所提高的成本就不算什么了。

精明的商人马上意识到这一点,然后很快克服了对官府的恐惧,筹钱合伙注册公司,申请开办盐场。

大明公司法并没有规定公司的股东数量,他们认为十几个人合股投资一个盐场更为保险。如果赚得多,到时再自己新开一个也不迟——公司法也没有规定一个人能开几个公司。

朱由榔也很快注意到这个现象,对商人们钻空子的能力哭笑不得。

当初许可证和盐田租金的价格是根据晒盐的产量来定的。如果他事先知道这个能让食盐产量翻几倍的方法,绝不会把许可证定为一万两,盐田年租金也不会定为一千两的低价。

不过他无意临时更改规矩,相比起让商人赚点小便宜,他认为朝廷政策的稳定性更为重要。

只有政策稳定,才能建立起信任和投资的信心。一个朝令夕改的朝廷是没有信用可言的。

收到东征明军占领上川岛的报告后,朱由榔马上发布新的诏令,在琼州开设期货交易所。

面对闻讯而来的商人,期货交易所张榜公布了交易规则。

简而言之,期货交易就是卖家销售未来的商品。买家向期货交易所缴纳一成保证金,然后拿到交易合同。

等到约定期满,卖家必须以合同上约定的价格和数量,向买家交割商品。否则,就要支付约定的违约金。

买家拿到交易合同后,可以在交易所转售合同,这就是期货。

也就是说,卖家可以用期货交易提前锁定未来的收入,而买家也可以在交易所通过购买期货,提前确定货源。

朱由榔第一批出售的大宗商品就是砂糖和白糖,分别以每担四两、六两的价格出售十万担,交割日期为两个月后。

这个消息一传出,马上在琼州城引起巨大轰动。

因为高雷廉的官府一直在抓人,走私糖货要冒着生命危险,所以琼州市面赤砂糖的价格已高达六七两,白糖甚至高达八九两,还有上涨的趋势。

朱由榔出售的价格和往年差不多,比市面低了五成有余。只需要等上两个月,每担糖就能节省近三两,利润翻了好几倍。

就在商人们还在犹豫要不要尝试这个新模式的时候,早就等得不耐烦的英国商人率先出手,交了一万多两保证金,买下了三四万担的期货。

面对中国商人的质疑,英国商人抛出“土包子”的轻蔑言论,然后向朝廷提交了在琼州城设立新商馆的申请。

理由很简单,既然天子把期货交易所设在琼州,那么就必须在这里设立商馆。他们太知道期货交易的重要性了,这关系到货源的稳定性,再重视也不为过。

面对朝廷手里根本没有十万担糖货的质疑,各大茶馆很快流传起一条传闻:朝廷将会很快挥师渡海,攻破雷州城强抢。

这条传闻在商人们的绘声绘色中越传越具体,很多人信誓旦旦地宣扬,官兵已枕戈待旦,做好了一切准备。出兵日期都定好了,就在六月初。

几天之后,陈允中也通过细作知道了这条传闻。

他忽然发现,明军是否进攻高雷廉已不是单纯的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