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既然都找不到人愿意去,这个傻大胆又是自己主动要去,就把他派去看看呢?!”
于是,就在渤海人逐渐将保州与穆州之间的区域全部连成了一片,甚至还能抽空向南蚕食了镇海府
令南京道代统军使耶律宁,调任东京道代统军使及上京特派谈判正使,全权负责对与渤海人的谈判招安事宜。
耶律宁动身前往辽阳府的这一天,沧州的秦刚也接到了他加急发来的信息,信中约好了两人还是要在天津寨见面。
秦刚掐算了一下时间,辽国朝堂为了被迫走到这一步决定,中间花费了差不多一个半月的时间,正好让过了渤海上的冰冻期,恰是全面恢复天津港海运的时节。
而就在这一个半月的时间内,他与胡衍在沧州也就下一步要进行的两方谈判中的许多细节,都一一商量确定完毕,然后就在那里等着耶律宁的最后消息。
秦刚出于对此行的慎重,不仅再次剃出了契丹人的发式,还专门为自己粘上了一副相对粗犷的大胡子,再穿上北方的毛皮服饰的加持,就连耶律宁最终在天津寨刚见到他的第一眼时,居然都一下子没有认出来。不过,他也是有过对秦刚在西夏时的党项人装束的印象,很快就反应了过来。
毕竟,这次秦刚要作为他的幕僚官去辅助他与渤海人进行谈判,不管是谈判这件事的重要程度,还是此行他承担角色的关键位置,都会引起广泛的关注,所以,他原本的宋人官员身份,可不得有一丝暴露的可能。
辽阳府,辽国东京道的首府,也是辽东地区的中心所在。自从渤海人起义之后,这里就没过过几天的好日子。
首先是为了讨伐平定渤海人的叛乱,辽东地区的所有兵力都集中在了这里,再等来朝廷调来的宫分军到来。
就在等候的过程中,那些征集过来的军队可不是什么善主,当面讨要各种军需补给算是客气了,平时没事时,还会直接自己去收去抢,那也是习以为常的事情。
辽阳的地方官府一直觉得,好歹忍过了这段时间,将渤海人的威胁解决了,军队可以各回各处,他们也就能恢复过上好日子,反正吃苦的都是老百姓。
只可惜,大军讨伐失败,残军退守城中。城外的各处地方,换成了时不时会出现的渤海的骑兵前来肆虐抢劫。
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更多的坏消息还在不断地传来:
西北的阻卜起义已经好几年了,好像一直就没有能够平定,所以这才牵扯了大量的宫分军主力,前次派来的近一万人已经是朝廷所能提供的最大力量了。现在收拢在辽阳城里的残军,勉勉强强能凑个三四千人,实在是不敢再拿这些宝贵的兵力出城冒险了。
辽东南部的镇海府情况更糟糕,那里只有一些地方部队,同样龟缩在城里,往北与穆州接壤的县城等地,早就被渤海人收了去。
现在辽阳府最担心的事情就是,一旦渤海人能够建立起自己稳定的统治,以他们当前的战斗力,假以时日,再慢慢地扩张力量,就算是自己始终能守得住辽阳府,而再向南的整个辽东半岛估计都会沦为渤海人的地盘。
因此,他们对于自荐来到辽东破局的耶律宁,非常地期待。
“谈判!”耶律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