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讲题(3 / 5)

风流大宋 林二虎 2724 字 9天前

p>

题目并不晦涩,意思也很明显,其实就是让考生写一篇“不同的专制的优劣”的议论文。

但首先,考生必须要完全清楚题目中所讲的四个典故的具体内容,这就是在考察知识面!

其次,考生必须能提炼出正面的“克”与“霸”的优点与经验,总结出两个负面的“亡”与“败”的缺陷与教训。这是在考察逻辑判断力!

再者,两正两反的论据都给你列出,那么考生自己的论点是什么?能在考场上有限的时间把它立起来吗?能把结构写清晰吗?能把分析解到位吗……这就是在考察文笔功底。

秦观拆题指导完,便以眼神示意秦刚可以尝试谈一谈自己的解题思路。

还好,这四个典故对于秦刚而言并不陌生,第一步的解题,就很得秦观的点头赞许。

然后,关于专制的优劣分析,这本来就是现代人的最擅长的地方。秦刚自是侃侃而谈,甚至不再拘泥于这四个论据,更是引入了汉唐之间的更多故事。

最终,所导向的论点却是最关键的:专制是这个封建王朝时代的主流,是赵氏官家的天赋之权,而关于各种弊端的规避,则必然地坚守了大宋的一贯“政治正确”——以“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模式来辅佐并制约“专制”,才是最成功、最有效的!

虽然此时口头的表述还有一些粗糙与生硬,但其实质,却是秦刚将曾经在后世的政治课学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概念,用士大夫去替换人民而已。而这种本身就是超越时代的政治思想的领先,尽管有私货夹带,但足以让此刻的秦观动容,其内心也为此而不胜欢喜。

转眼正看见秦湛在厅外探头探脑,便把脸一沉,道:“躲在门外作甚,进来!”

秦湛只能有点畏缩地走进来,依次向秦观与秦刚问好。

“在门外听了多久?”

“听了好一会儿了。”秦湛不敢隐瞒,如实地回答父亲的提问。

“那你也应该听得很真切了。这道题我之前拿来考过你,想想你当时回答得那种一塌糊涂的模样,今天你再听听十八叔的回答,明白自己的差距在哪里了吗?”

“儿子明白了,从今往后要向十八叔学习。”

“明白了?你不明白!”秦观教训起儿子,与天下的父亲一样不留情面,“你就是学习如应付,只求晓知文字,不求甚解,不作思辨。”

秦刚虽是被赞,但一直成为对比面也不是很妥,赶紧出言打个圆场:“湛哥儿的经义功底甚硬,前日在我那,也是多有受教。”

“光是背得一篓子书本又有什么出息。”秦观看似还在贬斥,但脸上的神情却是轻多了,“我也听得些言语,今科考试,策问乃是要点。湛哥这头可是差远了。”

秦湛偷看得父亲的脸色好转,正好接着这个话头提出:“大人教训得甚是。儿子前日在十八叔那里,看得他好多文章作业,所以想请示大人,可否搬到十八叔那里去住几天,正好向他多多请教策问方面的心得经验。”

秦刚在京城有刘惟简当初送的那套小宅院,这是第一次上门时就和秦观说过的。

而且,秦湛此次以学习为由提出的这个请求,秦观倒也不是很反对,只是看了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