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身边的朋友,笑着说道,“你这片棉田的产量足够让国内的纺织厂抢破头了。”
美国内战激烈化的结果之一是美国南方的大量棉田种植园开始缺少劳动力,一个是南北双方都宣布解放黑奴,都在想办法让黑人参军,南方的解放黑奴事实上有很大的局限性,在劣势的西部战线,很多黑人都煽动起来搞叛乱。另外一个就是大量白人劳动力参军,南方几乎动员了18-45岁所有的适龄白人,能拿得动枪的人全部都在捍卫家园的口号下参军了,战争对经济的破坏是致命性的。
奥地利凭借着之前的储备棉和护航制度勉强压住了棉花的价格,但最近也压不住了,每斤棉花由2弗洛林左右上涨到4.5弗洛林,棉花供应和价格问题正在导致一些棉纺织厂倒闭、破产,维也纳非常担心这会引起连锁的反应,担心会导致经济危机。
种植园主伊尔卡伊·冯·莱托男爵点了点头,脸上依旧挂着满意的笑容。他挥了挥手,示意身边的秘书继续汇报采摘的进展。
“男爵阁下,目前我们已经采摘了大约10万公斤的棉花,预计在接下来的两周内可以完成全部的采摘工作。”秘书翻动着手中的账本,继续说道,“港口装运的船只也已经安排妥当,第一批棉花将在下周启程运往的里雅斯特港。”
索登男爵点了点头,目光投向远处的棉田。
在这片广袤的棉花田中,数百名本地工人正在紧张地工作。他们戴着宽边草帽,穿着简单的长袍,双手熟练地将棉花从枝头摘下,然后装进背后的篮子里。
仔细看你会发现,这些人是由白人和少部分黄种人组成的,在弗朗茨的严格命令下,黑人是往别国进行劳务输出的,各个地方上必须要大量使用白人移民劳工,至于这些黄种人,则是兰芳共和国的总长刘阿生跟奥地利签订的协议,派遣许多劳工来东非进行打工,这里的工资高,尤其是棉花采摘季,季节过了可以选择回去又或者定居。
在不远处的一座加工车间里,工人们将棉花进行初步筛选和清理,装入麻袋。这些棉花包被整齐地堆放在仓库中,等待装上运往奥地利本土的货船。
“伊尔卡伊,你这次真是赶上了好时候。”索登男爵转过头,语气中带着几分羡慕,“国内的棉花价格已经涨到了历史高点,你这批棉花运回去,至少能赚个盆满钵满。”
伊尔卡伊·冯·莱托男爵笑了笑,眼中闪过一丝得意。他为了这片种植园,几乎押上了全部身家,如今终于看到了回报的希望。
“是啊,索登,这次真是天时地利人和。”伊尔卡伊感慨道,“不过,这还只是个开始。我计划明年再扩大种植面积,争取将产量翻一番。当然,”他对索登男爵挤了挤眼睛,“这还要靠你的帮忙。”
索登男爵微微一笑,点了点头。他知道,伊尔卡伊的野心远远不止于眼前的这片棉田。
作为奥属东非的总督,他见过不少像伊尔卡伊这样怀揣梦想与野心的殖民者,但没有几个能像他那样,真正将梦想变成现实。索登明白,随着奥地利国内工业的快速发展,棉花的需求量只会与日俱增,而奥属东非这片肥沃的土地,正是种植棉花的绝佳之地。
而帮自己朋友一把也不算纪律错误,“尤其是像他这样,把整个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