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和车臣商人谈论羊毛的价格等等。
这些人有的看着已经死掉,他们的尸体随风轻轻摇晃,衣服上的血迹已经发黑。
而还有的看着勉强留着一口气,眼神散乱,大冬天只有破烂的单衣在他们的身上。
这些人都是被控告与车臣叛军有联系。事实上,他们不过是在集市上与车臣商人说过话,或是在山间小路上给过路的达吉斯坦人指过路。
“叛徒就该有这样的下场!”斯皮佐夫的声音透着刻意营造的威严,“我们给过你们机会了,现在,你们全村都要被流放!一个不留!”
一位白发苍苍的长者跌跌撞撞地向前,却被刺刀拦住。“将军大人,求您开恩!我们真的没有与异教徒勾结啊!”他颤声哀求。
“闭嘴!”斯皮佐夫厉声打断,“你们村子里藏匿车臣人,给叛军指路!这些都是铁证!”
一个怀抱婴儿的年轻母亲突然哭喊起来:“那只是些普通商人啊!我们怎么会知道...”她的声音戛然而止,丈夫赶紧将她拉回人群中。
斯皮佐夫中校的脸抽搐了一下,他摘下军帽擦了擦额头的汗,尽管现在寒风刺骨。“现..三小时,”他的语气忽然缓和下来,仿佛这样能减轻自己的负罪感,“你们有三小时收拾行李。从今天开始,你们会被发配到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边疆区。”
那些村民还是没有动的,眼看着留着八字胡的将军脸色有些阴沉下来,斯皮佐夫中校直接开了朝天上开了一枪,“砰!”
突如其来的枪声划破天际,受惊的乌鸦从橡树上惊飞而起,盘旋着发出凄厉的叫声。村里的狗此起彼伏地吠叫,更增添了几分恐怖气氛。
“立刻去,要不然全部都去挖矿!”
人群这才如梦初醒般散开。老人们搀扶着步履蹒跚地往家走,孩子们不明所以地追问父母,得到的只是沉默的泪水。一位婆婆跪在雪地上,颤抖的手摸索着要带走的东西:一个圣像,几片发霉的面包,还有大儿子参加过克里米亚战争时留下的一片肩章。
“快点!”一个年轻军官不耐烦地用枪托敲打着篱笆,“别以为我们真的会给你们三小时!”
最后通牒命令的下达,很多人分配出人手眼含着泪,回到家里尽量拿一些东西。
斯皮佐夫中校站在村口的高处,不时看看怀表。他穿着自己从圣彼得堡带来的军服,科斯托亚将军则在一旁阴沉着脸,八字胡因怒气而微微抖动。
就在人们陆续拖着简陋的行李聚集到村口广场时,一声尖锐的哨音划破天际。几个士兵举着火把出现在村子的各个角落。随着一声令下,火把被扔进干燥的茅草房顶。
一颗火苗的出现,之后熊熊烈火,这座村庄开始燃烧起来,“不!”凄厉的哭喊声此起彼伏。有人想冲回去抢救些什么,却被士兵们用枪托推搡回来。火势在干燥的东风中迅速蔓延,黑烟升腾而起,遮蔽了杨光。
就在斯皮佐夫中校指挥着人准备朝着斯塔夫罗波尔前进的时候,有几个人急火火地骑马赶来了。
领头的传令兵勒住马缰,立刻向科斯托亚将军行了个标准的军礼,“科斯托亚将军,”传令兵气喘吁吁地说,“巴雅廷斯基亲王殿下的紧急命令——这批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