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凡随手将杨坚所赠的金牌收入怀中,沐浴梳洗一番后便与李渊夫妇共进早膳。
席间,他婉拒了李渊派车相送的好意,而是执意步行前去,李渊夫妇不解,张小凡只道:“武道修行,贵在步履之间。“
手持御赐金牌,张小凡在宫中自然畅通无阻。
在一名眉清目秀的小太监躬身引路下,张小凡穿过重重宫阙,向着皇宫西北角的文渊阁行去。
约莫走了半个时辰,周遭殿宇渐稀,竟显出几分清幽之意。
转过一道朱漆斑驳的宫墙,文渊阁赫然在目。
这座三层木构楼阁与皇宫的金碧辉煌格格不入。
青灰色的瓦当上爬着几株倔强的瓦松,檐角铜铃在风中发出沉闷的声响,倒像是有几分深山古刹的气象。
走近细看,张小凡眼中精光一闪:
地基以花岗岩砌筑,高出地面三尺,四角暗藏玄铁打造的排水龙首
门窗皆用百年铁木制成,表面涂着特制的防火泥浆
檐下悬挂着数十个鎏金铜铃,细看竟是中空构造,内藏驱虫药粉
阁前一方清池,池底铺着能吸收潮气的火山石
正当他暗自赞叹这防虫防火设计的独具匠心时,忽觉心神一动。
在张小凡灵觉感应中,阁内似有若无地传来三道绵长气息:
一道如古井无波,隐在顶层书架的阴影里;
一道似游丝飘渺,藏于二楼古籍的墨香中;
最惊人的是第三道,竟与整座文渊阁的气机融为一体,气息飘忽不定,竟似已触摸到宗师门槛。
张小凡刚踏进文渊阁前的青石小径,三股凌厉的气息便如毒蛇般从不同方位袭来。
左侧那道阴寒刺骨,似九幽寒冰;右侧炽热逼人,如烈火焚身;正前方那道更是厚重如山,压得四周空气都为之一滞。
“有趣。“
张小凡嘴角微扬,眼中精光一闪。他并未拔刀,只是稍稍放开一直压制着的气势。
刹那间,一道通天彻地的刀意冲天而起——刀身如巍峨昆仑般厚重苍茫,刀刃似东海怒涛般浩瀚无垠,一股斩天裂地的气势轰然爆发!。
“铮!“
一声清越刀鸣响彻云霄,三道袭来的气息应声而断。
阁内传来几声闷哼,接着是重物坠地的声响,显然有人被这刀意震得踉跄后退。
“岳某此来只为借阅典籍,诸位还是莫要自误的好。“
话音未落,张小凡面前那两扇重达千斤的玄铁木门竟无风自开,门轴转动间未发出半点声响。
张小凡负手缓步而入,扑面而来的是沉淀了数百年的墨香。
他深吸一口气,眼中精光暴涨——眼前景象,饶是以他见多识广,也不禁心神震动。
文渊阁一层开阔如广场,一排排乌木书架整齐排列,上面密密麻麻摆满了竹简、绢书和纸册有尽有,一直延伸到视线尽头。
东侧是《齐民要术》《农桑辑要》等农耕典籍;西侧陈列着《考工记》《天工开物》等工匠制器之书。
“不愧是北周倾尽国力搜集建造,果然名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