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上,有关于‘三省六部’的制度蓝图,逐渐隐去。
而女主播的脸上,再次变得严肃。
“‘内外朝’的完成,实际上是个里程碑的事件,未来的三省六部制在此定型。”
“而昭武帝实现‘人心之合’的关键,除却了官制变革,其中就包括我们前面提到的《秦礼》的编纂。”
所有人的目光,似乎在这一刻,再度被女主播的话语吸引。
“我们知道,一项伟大工程的完工,并不是那么容易的,第一场风暴,就开始于如何注释儒家视为最重要的经典——《诗经》。”
话落,天幕画面一变,来到了昭武帝时期。
兰台石室,诸夏历史乃至于世界历史上第一个国家级图书馆。
此时,室内一排排巨大的书架间,无数各个学派的学者,正安静的整理、校对着浩如烟海的竹简。
不过在一处偏殿,气氛却不免剑拔弩张。
帝王落座于中央位置,此时也不敢多发一眼,一位须发皆白,头戴儒冠的老者,神情激昂的对着昭武帝身边的张良,还有博士官之首的叔孙通激烈的陈述着自己的观点。
“二位大人请看,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他手持着一卷摊开的《诗经·小雅·采薇》,诵读的时候,声音都在此刻变得苍凉,仿佛带着千年的哀愁。
“此诗,乃戍卒思乡怀国之悲歌,字字泣血!”
老儒生顿了顿,仿佛置身于戍卒的处境,“它体现了在周天子治下,小邦亦有其国,人民亦有其土的情感归属!”
“这,便是我儒家所倡导的‘推己及人’之‘仁’的体现啊!”
“我等奉诏注释《诗经》,为新编《秦礼》立基,当为《秦礼》保留此类篇章,以彰显陛下亦有‘存亡国,继绝世’之仁心,让天下人知晓,大秦并非只要征伐,亦懂人情!”
他环视众人,言辞恳切。
不过,老儒生的话语,很快就迎来了其他人的驳斥。
“荒谬!”
一道声音响起,身着廷尉府官袍的法家官吏,从人群当中走出,他的脸上没有丝毫表情。
此刻,就好似针尖对麦芒一样,迎上了老儒生的目光。
“博士此言乃亡国之音,”他毫不客气回怼,“大秦既然已经‘一统’,又何来‘小邦’?黔首皆为秦民,何来‘故国’?”
“此等诗篇,乃是让人追忆故国,宣扬分裂,动摇我大秦‘大一统’之认同。”
说着,他朝着御座方向的昭武帝,遥遥一拜道,“臣以为,此等亡国之音,不仅不应当保留,而需要从所有典籍当中彻底删除。”
“凡,私下传唱、收藏者,当以‘非议国策、心怀故国’之重罪论处!”
“你……!”老儒生被他这番酷烈之言气得浑身发抖,“你这是要再行焚书之举吗?!”
“有何不可?”法家官吏冷冷回敬,“思想不一,则政令难行。为万世计,些许诗篇,何足惜哉!”
而这一幕,恰巧就是《秦礼》编纂的最为关键的冲突。
那就是过去诞生于‘周’时期的经典,能否因为不符合现今时代的需求就删去。
大殿内,支持双方的学者同时争吵起来,而在这里还有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