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杉清定在完成对摄津一国的仕置后,就意识到越水城在遭到扎比·布莱克索恩的卡拉克战船炮击后完全失去了防御能力。
不单单是大手门、箭橹、双重橹等重要城防设施被毁,就连越水城大半的石垣也在炮击的过程中损毁严重。
这就导致越水城在短时间内很难通过重修来恢复原先的防御能力。
为了避免三好家趁虚而入,以及确保摄津湾重要海港之一的西宫凑安全,清定便打算在越水城南面沿海之地的西宫、今津两地分别新筑一座支城。
不仅如此,清定还准备在庄下川邻近中岛川的大物原新筑一座城池,命名为尼崎城,用于加强武库川、淀川流域的防卫,以及随时能够支援策应西宫城、今津城、越水城等地。
至于尼崎城、西宫城、今津城三城的筑城之事,清定出人意料的交给了荒木村重这个新参家臣来负责,让其来担任普请奉行一职。
经越水城一役,清定充分认识到上杉家眼下所成功仿制的轻型佛郎机炮在攻城方面远不及重型佛郎机炮。
而且,清定有一种预感,将来上杉家必定会与在东亚不断扩大影响力的葡萄牙人有一战。
为了能够尽快静谧扶桑全境,以及在将来与葡萄牙人的海战中占据优势,清定便打算对扎比·布莱克索恩先前所赠送的一门重型佛郎机炮进行仿制。
若想走向深海,战船的更新换代也是必不可少的。
清定深知目前上杉家旗下水军众的安宅船、关船、千石船、奉公兵船等大、中型战船的防护能力、远航能力、火力等各个方面远不及葡萄牙人的卡拉克战船。
即便九鬼嘉隆对安宅船进行改进,并在战船上增加了铁板用于防护,依旧无法抵御密集的炮击。
故而,清定就打算在仿制重型佛郎机炮的同时,对卡拉克帆船也一并进行仿制。毕竟师夷长技以制夷嘛。
作为后世穿越而来的清定对卡拉克帆船并不陌生。
作为功能齐全的“多面手”,卡拉克帆船是欧洲史上第一款用作远洋航行的舰船。这是因为它的庞大体积能够在汪洋大海之中保持稳定;船舱中被划分大量空间,得以摆放足够远洋航行的物资。
大约在1300年,欧洲人根据阿拉伯帆船的特性,改良了当时往来地中海的柯克帆船,在它身上增加了船首斜桅,由一桅增加至三至四桅,并减低了艉楼的高度,令它更便于在海战中发挥威力。
后来在16世纪初,卡拉克帆船更被安装了多层的甲板,用以安装更为巨大的炮座,增加海战威力。
虽然投入实战的卡瑞克次数并不多,但它是由弓弩为主的战船到真正的炮船的重要转折,在欧洲舰船史上写下了重要的一笔。
在葡萄牙人控制印度洋海权利的决定性战役第乌海战之中,正是这卡瑞克帆船奠定了胜利的基础。阿拉伯人的小船无法与其抗衡,而因为其船舷过高,也无法进行跳帮近战。
但卡拉克帆船也不是完美无缺的。
当遇上强风时,卡拉克帆船那庞大的船体就会容易出现重心倾斜,令船只坍塌。
卡瑞克帆船象征著欧洲的造船技术已经达到一个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