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9章 危局之衡,一线之光(1 / 3)

黄昏,如同一块巨大的、浸满了鲜血的画布,缓缓铺满了阳平关西方的天空。

残阳的光芒,将关墙上每一道刀痕、每一个箭孔都染成了刺目的暗红色。

凝固的血迹在冰冷的石砖上呈现出铁锈般的黑褐色,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白日里可能发生的又一场小规模的、残酷而又徒劳的厮杀。

我与徐庶并肩站在关墙的垛口前,任凭凛冽的山风卷起我们的衣袍,猎猎作响。

“猎狐队”昨日的胜利,带来的士气提振是显而易见的。

今日巡视之时,我能清楚地看到士卒们眼中重新燃起的光芒,那是一种“我们也能反击”的自信。

然而,我和徐庶都心如明镜,这种胜利,对于整个战局而言,

不过是给一个重病垂死之人,喂下了一剂猛药,能让他短暂地精神焕发,却无法根除那深入骨髓的沉疴。

“今日‘猎狐队’再传捷报,于关南三十里处,再斩曹军斥候五人,我方无一阵亡。”

徐庶的声音很平稳,听不出喜悦,只是在陈述一个事实,

“老吴的法子起了作用。化整为零,以陷阱和地形为刀,逼迫张合的破袭队不敢再轻易深入。

我们的粮道,暂时……安全了。”

他用了“暂时”这个词。

我点了点头,目光越过关墙,投向远方那连绵不绝、灯火渐起的曹军大营。

那座巨大的营盘,如同一头蛰伏在黑暗中的洪荒巨兽,即便在白日里被我们刺伤了爪牙,也丝毫未损其根本。

它的心脏依旧在有力地跳动,它的肌肉依旧充满了毁灭性的力量。

“元直,你不必只报喜不报忧。”我淡淡地说道,

“今日关内的粮草消耗、药材用度、伤兵营新增的人数,一并报来吧。”

徐庶沉默了片刻,似乎在组织语言。

他知道,我需要的不是虚假的安慰,而是最冰冷、最真实的数据。

因为只有在这些数据之上,才能建立起最清醒的判断。

“主公明鉴。”他深吸一口气,声音压得更低,

“今日一战,我军阵亡二十七人,重伤六十一人。其中,重伤者……能挺过今夜的,不足三成。

军中医署内的金疮药,已告急。

春华姑娘那边,已经开始用最原始的草木灰和麻布来处理伤口了。”

我的心,像是被一只无形的大手狠狠攥住。

“粮草方面,即便有‘木牛流马’日夜不停地抢运,我们的存粮,依旧在以一个危险的速度下降。

按照目前的消耗,若张合再围困一月,我们……便要杀马为食了。”

“最关键的是兵员。”徐庶的声音里,透出一丝深深的疲惫,

“主公,我们补充不起。汉中总人口不过十余万,能战之兵已尽数于此。

死一个,就少一个。而张合……他背后是整个关中,乃至河北!

他死一千,明日就能补充两千!这场消耗战,我们从一开始,就没有任何胜算。”

风,更冷了。

徐庶的每一句话,都像是一柄淬了冰的锥子,精准而残酷地刺入我们唯一的、也是最致命的软肋。

我们打赢了奇袭,打退了蚁附,甚至在丛林中赢得了游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