躬身道:
“吴侯与都督思虑周详,安排妥当,昭拜服!
有此权限,昭已有信心,能更好地为主公、为吴侯效力,分析曹军虚实,献计献策。
至于江东内部军政事务、兵马调动、将领任免等,非昭职责所系,昭绝不敢妄言置喙,亦无意探询。
昭唯愿专注于对敌之策,协调两家,以期早日击破曹贼,此乃昭作为参军之本分。”
我这番话,再次明确了自己的定位和边界。
在感激孙权和周瑜给予权限的同时,主动声明不干涉江东内部事务,将自己的职责牢牢限定在“对外抗曹”和“协调联盟”这两个方面。
这既是向他们保证我不会越界,也是为自己争取一个相对安全、不易被卷入江东内部纷争的空间。
孙权听后,抚掌笑道:
“好!子明先生快人快语,深明事理!有先生此言,孤便放心了!日后军中事务,便有劳先生费心了!”
周瑜也微微颔首,眼神中似乎少了一丝戒备,多了一丝认可,但那深处,依旧如同平静的湖面,深不见底。
鲁肃则在一旁连连称善,气氛显得融洽而和谐。
至此,关于我“江东参军”的身份、立场、权责范围,总算在一番微妙的博弈和试探中,初步定了下来。
我成功地在接受这个职位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保持了相对的独立性,
明确了自己的行动边界,也为自己争取到了接触核心信息、调用部分资源的权力,
甚至还获得了与江东精锐力量建立联系的一线可能。
虽然前路依旧布满荆棘和陷阱,但至少,我已经成功地在江东这片危机四伏的土地上,为自己,也为我们共同的事业,撬开了一道至关重要的缝隙。
受命非拜,权责初定。
这江东参军之路,我陆昭,算是正式踏出了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