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倍于现有兵力的军队长期作战。这,才是我真正的底气所在。
糜贞这位商场上的女强人,在战争阴云下,展现出了她果决、高效和绝对可靠的一面。
与此同时,我直辖的“格物工坊”,也进入了前所未有的高速运转状态。
石秀亲自坐镇,将工坊的安全等级提升到了最高,任何非核心人员不得靠近。
我下达的指令非常明确:
暂停所有长远研发项目,集中全部力量,优先生产消耗性的、能在短期内形成战斗力的改良武器装备。
工坊的炉火昼夜不息,打造的重点是“霹雳弩箭”。
这种经过改良的弩箭,箭头后方附带了一个小型的黑火药包和延迟引信,射中目标后能产生小范围的爆炸和火焰,对敌军的士气和木质结构能造成额外的杀伤和震慑。
同时,我也让他们加紧生产一批特制的黑火药制品——并非用于直接杀伤,而是作为远程预警信号弹,以及能在关键通道快速部署的简易爆炸障碍物(威力不大,但足以惊吓马匹、迟滞敌军)。
这些技术的应用,严格遵循“有限度复现”和“绝对保密”的原则。
核心的黑火药配方和制作工艺,只有极少数我绝对信任的技术骨干掌握。
为了提升公开军队的整体战力,同时又不至于引起怀疑,我会让工坊“流出”一些相对不那么敏感的技术成果,比如用更优良钢材锻打、设计更符合力学原理的盾牌,或是制作一些效率更高的挖掘、搬运工具,以“新野匠人偶得良法”的名义,少量装备给关张麾下的士卒。
这既能提升战斗力,也能掩盖格物工坊的真实水平。
战争的阴云,不仅仅意味着厉兵秣马,更意味着情报战线的空前紧张。
貂蝉(锦瑟)领导下的玄镜台,此刻正以前所未有的频率高速运转。
一方面,布置在北方、尤其是南阳一线的暗桩,正不惜一切代价地搜集曹军的调动、集结、后勤补给等关键情报,并以最快速度传回新野。
这些零碎而宝贵的信息,在我脑中不断汇聚、分析,勾勒出曹操南征军的轮廓和可能的动向。
另一方面,玄镜台在新野内部的反渗透工作也全面加强。针对曹军可能派遣的奸细,以及荆州内部(尤其是蔡瑁一方)可能安插的眼线,进行着严密的甄别和清理。
就在前几天,石秀亲自带队,悄无声息地处理掉了两名潜藏在民夫中、形迹可疑的外地人,并在他们身上搜出了与宛城方面联系的密信。
这种无声的清理,如同外科手术般精准,确保了新野内部的基本“纯净”,为各项备战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了重要的安全保障。
在这片紧张肃杀的氛围中,蔡琰的崇文馆,如同一泓清泉,发挥着独特而重要的作用。
馆舍依旧对外开放,朗朗的读书声并未因战争的阴影而断绝。蔡琰以她特有的温婉和坚韧,继续教导着那些孩童和求学的年轻人,讲述着历史的兴衰,传递着文明的火种。
这种在危难时刻依旧弦歌不辍的景象,本身就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无形中安抚着惶恐的人心,凝聚着守土的意志。
私下里,我也嘱咐过蔡琰,让她开始对崇文馆收藏的那些珍贵典籍(尤其是那些我默写出来的、超越时代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