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然看来,绝对是一个将九龙仓私有化的好机会。
只不过,这个就需要包裕刚答应了。
原因很简单,包裕刚当初为了拿下九龙仓,所花出去的资金,实在是太多了,足足几十亿港元。
按照如今九龙仓的市值,如果林浩然只花了不多的资金,就持有九龙仓49%的股份,他怕眼前这位包船王心里不平衡。
包裕刚闻言,并没有急着回答,而是陷入了思考之中。
将九龙仓私有化,绝对是一件大事,这由不得他不谨慎对待。
至于成本问题,林浩然倒是想多了,当初将股价推高至110港元每股,本来就是严重虚高的股价。
但是那时候,他是没有办法,为了拿下九龙仓的控股权,付出只能硬着头皮与怡和洋行展开那场激烈的增持战。
如今股价回落,反而给了他一个绝佳的机会,能以相对较低的成本进一步巩固对九龙仓的控制权。
而且,私有化九龙仓,意味着摆脱股市的种种束缚和短期业绩压力。
他可以更加从容地规划九龙仓的长远发展,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和拓展业务版图上。
包裕刚越想,越觉得这个想法可行。
反正对九龙仓进行私有化,主要的出资人是林浩然,而他们包家,如今只需要增持多2%的股份即可,即便如今资金困难,也不至于这点钱都拿不出来。
最重要的是,海港城的位置虽然优越,可等到海港城二期正式开业之后是否如同意料中的那般人潮涌动、财源广进,其实他心里也没十足把握。
即使他一直看好海港城这个项目,可谁又知道,他是否会看错眼呢?
私有化之后,他就能心无旁骛地按照自己规划,将海港城打造成香港商业的超级地标,不用再被那些短期业绩指标和股东质疑束缚手脚。
最重要的是,林浩然愿意与他共同承担风险,这无疑是一个值得信赖且极具实力的合作伙伴。
另外,包家持有51%的股份,代表着只要不是他这边主动减少持股,便永远不用担心林浩然会与他包家争夺控股权。
所以,此刻包裕刚觉得,林浩然提出的这个方案,对他而言绝对是利大于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