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九龙巴士的土地储备,居然如此之多。
而且,九龙、新界那边的土地,大都是十几二十年前甚至更久远的时间前囤积的,那时候价格便宜,甚至资料上面购买的资金都记载有。
比如元朗天水围这块地皮,是近二十年前向政府购买的,13.96万平方英尺的地皮,居然仅仅花了不到三十万港元。
要知道,天水围如今可是元朗重点开发的区域,是打造元朗新市镇的重点区域之一。
如今,想要买下这块地皮,起码要花上千万港元。
林浩然估算了一下,这大大小小二十几块地皮储备地块,市值起码数亿港元了。
虽然绝大多数都是在郊区,市中心的地皮不多,可主要还是以在近郊为主,近郊的地皮可不便宜。
值,太值了。
看到这些土地储备地块,林浩然心情不错。
这一次的投资,的确很划算。
另一边,邓兆坚很尽责地向伯顿讲解九龙巴士的一些大小事。
虽然最大的权利没了,可邓兆坚终究也是九龙巴士的股东之一,而不是那种职业经理人。
所以,九龙巴士以后发展得好与不好,也是与他有关的。
况且他还是九龙巴士的创始人之一,自然不希望九龙巴士越来越差。
直至下午三点多,伯顿这才与林浩然一同离开了九龙巴士。
“老板,邓先生与我说了,他会在一年的时间内,逐渐减少对九龙巴士这边的管理,直至完全退休。”回去的路上,伯顿说道。
“嗯,以后就辛苦你了,万青集团的规模越来越大了!”林浩然对此倒也没有什么意见。
“还好,有邓先生在,倒是不怕,至于一年后的事情,一年后再说。”伯顿倒也没觉得什么。
对他而言,不过是集团又多了一家公司而已,可对整个集团而言,这是好事,因为又有一家公司的资源可以调动了。
别看巴士这个作用好像仅仅是交通运输,与万青集团其它公司没什么关连。
实际上,只要资源调动得好,对万青集团旗下其它公司都是有益的。
比如万安地产公司,未来开发一个楼盘,如果能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