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1章 汉家至高谓之太一(2 / 5)

织。

太一灵光在中央缓缓壮大,群星仍在围绕北极星转动。

卢云似察觉到青华大帝的目光。

缓缓转过身,掌心向上一抬,一道淡金色的光卷虚影从他眉心浮现。

天宪宝卷的轮廓出现。

待宝卷展开时,书页上的符文如活过来般流转。

左边书页映着“过去”

二字,右边书页映着“现在”

,顶端书页则隐现“未来”

的虚影。

“这也是朕在祭出天宪宝卷,将其悬于过去时空,映照苍天大道时,所获的冥冥灵机。”

汉武帝在泰山封禅祭太一的盛景。

甘泉宫太一祠前兵祷的庄严,长安百姓供奉太一木牌的虔诚……

这些影像带着浓郁的太一信仰气息,却在某个历史节点忽然模糊。

黄天道国崛起,篡改太一信仰的时刻。

过去影像中的香火气息渐渐被黑气吞噬,百姓的虔诚面容也变得茫然。

“天宪宝卷能锚定过去、现在、未来,却无法强行扭转已生的变数。”

神格具有不可复制的锚定性。

同一条大道下的同一个权能,或许能根据参悟者的意念,可以分化出无数个神格。

毕竟,大道殊途同归一体。

但若是再晋升天仙前,错失某一条道途近似的帝君神格,可就再也没有殊途同归的机会。

“若道途有缺,纵登高位。”

“朕也愧对此身神格,愧对天庭群神的托付。”

“非是朕不愿借四朝气运突破。”

“实乃这三元神格虽强,却少了太一神格这最关键的一块。”

“天仙之道,贵在圆满。”

卢云周身的三元气息忽然凝滞,中央的空缺愈明显,连云海中的四朝气运都似被卡住,难以靠近。

“若在晋升天仙前未能聚齐相近道途的神格,便如美玉有瑕,再难臻至完美。”

青华大帝会意,玉净瓶中飞出一缕先天清气,在虚空中演化万物生灭:

“所以陛下让蓬莱四仙扶大魏龙庭、扩张人道实力,实则是要借人间信仰,重聚太一神格?”

卢云目送九灵元圣化作流光没入下界。

眼底深处掠过凝重。

广袖轻拂,将周天星辉尽数敛入袖中,终是未再言语。

东极青华大帝静坐九色莲台。

玉净瓶中一泓清水无风自动。

水波荡漾间,牵起了东极青华大帝心中沉淀许久的思绪。

大道贵争。

四字自道心深处浮现。

如清泉洗去尘封的迷雾,往昔种种疑窦,此刻皆化作清明。

难怪,陛下会如此重视汉庭气运。

当日,天庭朝会上,陛下力排众议。

不惜在无尽深渊、梦境真界、往生妙境、玉京战场战况局势尚且不明之时,再冒进开辟汉末战场。

彼时诸位帝君虽未反对,却也暗觉此举过于冒进。

天庭本就因多线作战耗损甚巨。

为何偏要在此时开辟新战场?

直到此刻。

随着太一神格的线索渐明,东极青华大帝才将一切串联起来。

东极青华大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