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惊骇欲绝的目光。
紫微垣宫内,万神虚影渐次隐去,唯余神霄九宸上帝法相肃穆,周身道韵未平。
卢云眸光扫过诸位帝君。
含笑颔:
“善,谢过诸位道友。”
一声“道友”
,道尽万古沧桑。
诸帝闻之。
皆默然领会其中深意。
太乙救苦天尊望向虚空某处,似有所指,缓声道:“祂们……”
语未尽而意已达。
“正如诸位先前欲沉眠以卫道一般,”
卢云淡然接话,袖中玉如意悄然隐没。
“彼等亦在某处静守天命,待时而动。”
话音一转。
卢云袖袍轻拂,掌中已多出一卷空白道牒,其上光阴流转,隐现青史纹路:
“今夜恰逢天河灯会。”
“朕见云天之上仙官皆雅好文墨,诸君何不共留丹青妙笔?”
南极长生大帝率先应声,接过道牒时眼中道韵流转:“陛下厚意,臣等自当效劳。”
提笔凝神。
笔锋落处道意缥缈:
“金阙难登,仙路缥缈锁重天。”
一笔既成。
过去的时间线陡然震荡。
只见,神汉运朝苍穹之上,隐隐有一双无形的大手拂过,于冥冥之中写下一种全新的天地规则。
金仙禁足,止步大罗方寸间。
天仙隐世,不得现迹红尘里。
九天采访真君接过道牒,笔走龙蛇间雷音隐现:
“人道昌隆法网罩,邪魔辟易疆土清。”
墨迹未干。
现世法则随之轰鸣改写。
九天十地间所有邪祟如遭天倾,或被逐出疆界,或化飞灰,人间疆土自此得享清明。
道牒在诸帝间传阅。
每落一笔,必引动一道天地法则重塑。
待最后一位帝君搁笔。
道牒已化作一卷流淌着万古法则的天宪宝卷,悬浮于紫微垣中央,遥遥呼应大罗天网。
“善。”
卢云一声朗笑,声震霄汉,旋即转身,一步踏出,已至三十三重云天之外,星河璀璨之处。
此刻,天河灯会正值盛时。
但见。
万里天河之上,亿万盏明灯如星辰坠水,流光溢彩,映照得周天彻明。
琼楼玉宇间,仙乐缥缈,鸾凤和鸣。
三十三重云天的仙民与道官皆卸下公务,纵情同乐。
仙娥执壶,穿梭于云霞之间,为众仙斟满琼浆玉液;力士捧盘,呈上龙肝凤髓、仙果灵丹。
仙民们或凭栏赏灯,或踏波逐流,或围坐云案,觥筹交错,言笑晏晏。
时有仙官诗兴大,吟诵佳句,引得四周喝彩阵阵。
亦有道官挥毫泼墨,于云锦之上留下丹青妙笔,文气冲霄,化作祥瑞异象。
“诸位道友,请满饮此杯!”
云官郝大通举着琉璃盏,对着邻座的星官刘海蟾笑道:
“今日这天河灯景,可比你那星宿图谱好看多了?"
刘海蟾抚掌大笑:
“妙极妙极!”
“昨日还在星台对着星谱愁,今日就见这万千明灯映星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