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殿下微微一怔,心里微微有些触动。
她跟杨易所做之事,并未显于人前,又未刻意的宣扬,即便是有《大唐日报》登刊,但是这种事情鲜有人会一直记着,过一段时日,便会被人忘得一干二净。
倒是没想到会从刘玉口中得到这么一句。
刘玉说罢,旋即又朝两人行了一礼。
“杨家令、殿下,我就先走啦!”
她旋即蹦蹦跳跳的离去,本该落幕的夕阳,将余晖落在她身上,反倒是将她映衬的朝气蓬勃,颇为普通的小脸上进发出对未来的希望和期待。
待到刘玉离开,杨易朝公主殿下笑了笑道。
“百姓的眼光是雪亮的,他们什么都知道,却总有人将他们当傻子。”
“公主殿下体恤百姓,百姓自然也就铭记在心。”
太平雪白的下巴微微抬起,红艳艳的嘴唇微微撅起。
“这不都是你教的吗?”
“本宫也不过是你的‘学生’罢了。”
公主殿下虽然有时候不太讲理,但是倒也不会将旁人的功劳揽到自己头上。
杨易微微一笑,认真道。
“也是志同道合之人。”
太平一怔,抿了抿唇,心里有些害羞,又有些雀跃。
她眼皮微微垂下,语气平静却又带着一丝真诚。
“志同道合未免太夸赞本宫了,虽然你这很好色,但是不得不说你的思想远远胜过本宫,本宫也不过是跟着你的脚步罢了。”
杨易微微一笑。
公主殿下虽然缺点多多,但是优点也是相当之多,至少公主殿下能够坦然的承认旁人的优点和自己的不足。
不等杨易反应,公主殿下又似乎察觉到自己的话听起来有些显得自己过于柔弱,语气略带掩饰,转移话题。
“本宫就是有些好奇你也是读那些所谓圣贤之道的书籍,跟那些穷酸儒生并无差别,为何偏偏想法能够有这么大的差异。”
“本宫所见之人,无论是寒窗苦读之,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