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奏陛下,丁隆虽然是老臣门生,老臣一家世受皇恩,绝不敢因私废公,即使收到了丁龙这份奏折,也不敢贸然送与陛下,选在今天朝会将奏折交于陛下,以表老夫绝无偏私之心。”
姜闻古义正词严地表示,他对奏折内容同样心存疑虑。
叶凌射杀蒋耀祖的内容过于耸人听闻。
二人带领少量兵马突围,沿途遭到叛军围攻。
乱军之下,自保都难。
更别说射杀贼首。
思来想去,姜闻古暂时扣下这份折子,等到每隔五天一次的大朝会,当面将奏折上交给朝廷。
既表达了他没有任何的私心。
又能让百官一块分析其中真假原委。
说罢,姜闻古撩起官袍跪倒在地,冲着龙椅连磕三个响头。
“启奏陛下,为查明真相,老臣恳请陛下选派重臣担任钦差,前往北境想起调查此事。”
望着面前老态龙钟,一心为社稷考虑的老臣,昭武帝也不由得动了恻隐之心。
“既如此,朕便依了你。”
昭武帝环顾下方群臣。
薛进忠急忙说道:“启奏陛下,左相箫大人为人忠贞,做事公允,微臣建议左相担任钦此。”
“老臣附议。”
令人不可思议的一幕出现在群臣眼前。
一直不对付的御史大夫与兵部尚书,不约而同地保举左丞相担任钦差。
也不知道多少年了。
二人还是第一次,在同一件事情上保持着出奇的相同态度。
薛进忠心中暗暗嘀咕。
他保举左丞相担任钦差,自然不是为了秉公办事。
而是要晓以利害,主动拉左相入局。
丁隆也是重臣不假。
但和魏文常比起来,影响力小得多。
魏文常是太子一派的人。
太子是储君,更是未来的皇上。
对待世家大族,太子的态度更是一贯亲近。
只要萧威能够权衡利弊,自然知道到底应该保谁。
萧威办事确实公允,但都是建立在维护皇族和世家大族的关系上面。
晓以利害关系,左相该知道怎么做。
却没想到。
姜闻古同样保举萧威担任钦差。
没有发表过任何意见的萧威看了看左边的姜闻古,又看了看右边的薛进忠。
两个匹夫联手将自己架在火堆上烤。
昭武帝问道:“萧爱卿,他们二人全都举荐你担任钦差,你意下如何?”
“微臣谨遵陛下的意思。”
萧威无奈拱手。
“下去以后,给朕彻查这件事情,一定要详细查明,蒋耀祖是不是叶凌射杀,武安城破到底是谁的责任。”
当即,昭武帝亲口封左相为钦差大臣,赏天子剑,有临机专断之权。
抵达当地,可以调查,询问所有官员。
有人胆敢串联,私通。
萧威可持天子剑斩杀。
一连下了多道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