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艰难的平乱之路(2 / 3)

大有为叛军吸引官军主力的意思。

五千禁军属于最后的援兵,也是边关大军唯一能派出的多余兵力。

至于能否成功平叛。

宋思源没错,但是意思已经很明显了。

花瓶总归是花瓶。

稍微用点力,立刻就会变成碎片。

除了这封亲笔信。

里边还附带了一份朝廷的邸报。

所有和叛军交手的败军之将,全部就地问斩。

一份邸报,上百颗人头落地。

海云府知府,折冲府校尉,各路征讨大军文武官员。

不分文武,品级,全部问斩。

巡抚魏文常,布政使丁隆,按察使周冲,三位管辖省内大小事务的重臣,也都被朝廷记在了掉脑袋的小本子上面。

戴罪立功,速速平乱。

省城陷落,脑袋搬家。

朝廷准备拿三名重臣的脑袋激励军心,三位大人死之前,肯定也要一群人陪葬。

也是因此。

董翰杰给出了不成功便成仁的看法。

畏敌怯战,临阵脱逃,已经不用朝廷下令问斩。

三人当中的任何一人。

都能提前要了你的脑袋。

“修整三日,准备开拔。”

事已至此,叶凌已经没有了退路。

朝廷疯了。

三位大佬同样被逼到了绝路。

利用三天的休整时间,叶凌对本部人马和族中乡勇进行了一次大刀阔斧的整编。

留下老弱病残训练留守乡勇。

有过战斗经验,熟悉使用神臂弓的乡勇编入正规军。

就在叶凌即将出征之时,一份五百里快马传书送到常平府。

限叶凌正月二十八之前,带领全部兵马抵达武安府。

逾期不到,斩。

九天之内赶到武安府增援,只能是全程急行军。

好在叶凌治军,首重兵士营养。

依靠着叶凌自掏腰包,粮食和肉基本没断过。

纵然每天需要赶路四十里,也始终没有出现掉队的情况。

“报,官道两旁发现大量营帐,露营兵马未打旗帜,好像不是朝廷官军。”

众人一连赶了七天路,距离武安府已经越来越近,探路斥候传来紧急军情。

几里外的官道出现大量营帐。

由于月黑风高,斥候只看清这些营帐没有任何旗帜。

至于是不是增援官军,斥候也说不清楚。

“大哥,会不会是援军担心遭遇叛匪伏击,故意不打旗号呢?”

“按照斥候回报的营帐数量,驻扎官道两旁的兵马,恐怕有一两千人之多,堂而皇之的在通往武安府官道附近休息,不像是叛匪能干出的事情。”

“话也不能这么说,如何他们是叛匪截兵呢?故意将营帐立在官道附近,引诱官军与他们会合,然后……”

董翰杰忽然握起拳头。

营帐是诱饵,叛匪埋伏在内部。

等到不知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