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许伟是常冬青最器重的学生之一,胡主任他们投鼠忌器,没敢把老许家怎么样,老许家夹着尾巴做人,这几年都很低调。
吃了饭回来,汤凤园还在感慨:“你说巧不巧,卫华这孩子把周娟介绍给了许伟,没想到还真是促成了一对佳话。”
宁峥嵘这回坐在了边斗里,让汤凤园开的车,笑着感慨道:“是啊,现在许家可以好好喘口气了,回头这两个孩子结婚啊,肯定风光大办。周英心里门儿清,她这是既主持了公道,又给自己女儿谋了个好婆家,一举多得。”
“我说呢,她怎么这么积极。”汤凤园不禁叹气,“多少有点利益的算计在里头,以后还是让孩子们跟她保持距离吧,敬着,远着,这样最好。”
“没错,我带你来,也有这方面的考虑,这话我说多少有点不合适,你回去好好跟孩子分析一下利弊。”宁峥嵘想得长远,儿媳的名字毕竟是周英取的,万一周英日后想挟恩求报,孩子不好办啊。
还是早点看清楚的好,这样来往的时候才能把握好一个度。
汤凤园明白:“放心吧,我回去就跟小两口说说,卫华那里也得提醒一声。”
“嗯。”宁峥嵘靠在边斗上,惬意得很,“告诉你一个好消息。”
“又有什么好事?”汤凤园笑呵呵的,这侉子开起来真爽,心里的阴霾全都吹散了。
宁峥嵘神秘兮兮的:“上次跟你说的那个香炉,被我淘回来了,你猜那是不是古董?”
“你都问了,那肯定是了。哪个年代的?”汤凤园知道他喜欢收集那些宝贝,家里已经淘了不少好东西了。
宁峥嵘笑着打哑谜:“你猜嘛,反正开车无聊。”
“清朝的?”
“接近了。”
“明朝的?”
“再缩小一下范围?”
“永乐时期的?”
“再想想,永乐帝喜欢打仗,不太爱搞这些东西。”
“成化年间?”
“不对,再想想。”
“宣德年间?”
“对咯!朱瞻基酷爱玩赏香炉。为了这个爱好,特地从暹罗国进口了一批红铜,造了三千个呢。这就是大名鼎鼎的宣德炉。”
&n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