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岛,秦志强在筹划好到内地投资建厂的事情后,几辆小轿车就从港岛驶向内地。
两百万港币,折算成美金,也不过是区区四十来万而已,但这对于极其缺乏外汇的国家来说是一件不小的事,对鹏城来说,更是一件大事。
港岛的富豪不少,但现在就敢来内地投资的,可以说是凤毛麟角,秦志强就起到了一个很好的带头作用。
现在,内地很多具体的政策、法律都还在摸索和制定中,对于“姓资”的港商来说,对内地依然抱有很深的疑虑,几十年的隔阂和意识形态差异不是瞬间就能消除的。
而且现在内地的基础设施非常落后,法律法规不健全,没有适合外资企业的管理方法和劳动力市场,投资风险极高,这就造成了绝大多数香港商界人士持观望态度,不敢轻易“吃第一只螃蟹”。
作为“先行者”,秦志强一行人来到鹏城后,就受到了隆重接待。
秦志强也听从杨齐的建议,尽可能的多划了一些地皮,反正便宜,而且还在会议上说了一句,如果合作愉快,自己会考虑后续继续在内地投资。
这让鹏城的领导欣喜若狂。
当天,秦志强在鹏城投资两百万港币建厂的消息就传到了外贸部。
得知消息的外贸部领导们高兴不已,立即让张瑞阳给杨齐打了电话。
“喂,你好,我是杨齐,请问你是哪位?”
电话那头,传来张瑞阳兴奋的声音,“杨齐同志,我是张瑞阳,秦先生在内地的投资定下来了,整整两百万港币。”
“哦,是张同志,这是好事呀!”
“确实是大好事,这件事还要多谢你的帮忙,领导让我打电话给你,你看看什么时候有时间,我和你一起去房管局一趟,把你之前给的房契办理一下,不过因为有两套四合院已经分配给其他居民了,所以,只能还给你两套,而且其中有住户,不过你可以继续收租。”
这两套四合院,其实也就是对杨齐帮忙拉来投资的一种奖励了。
虽然只拿回来两套四合院,但杨齐已经非常满足了。
“没事,能够拿回来两套四合院我就已经非常满意了,张同志,你看咱们明天九点在西城区的房管局碰面,怎么样?”
“没问题。”
“好的,张同志,没听见。”
挂断电话,杨齐脸上的笑意依旧没有消失,加上这两套四合院,那自己手上就有四套四合院了,以后可以躺着吃了。
第二天一早,杨齐便骑上自行车,前往西城区房管局。
到达房管局时,张瑞阳已经在门口等候,两人寒暄几句后,便一同走进办事大厅。
房管局的办事人员早已接到通知,手续办理得异常顺利,不到一个小时,两套四合院的产权证便交到了杨齐手中。
“杨齐同志,秦先生这一次能够到咱们内地投资,你功不可没呀!”张瑞阳也挺佩服杨齐的,居然能够说服秦志强。
要知道,当初秦志强到四九城的时候,外贸部的几位领导苦口婆心的说了不知道多少话,秦志强还是态度坚决的拒绝了,最后,没想到是杨齐说服了秦志强。
而且,在张瑞阳带着冯主任来找杨齐之前,杨齐的信息就已经出现在外贸部领导的办公桌上,张瑞阳也是看到了,当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