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若初也劝道:“是啊,咱们问心无愧就好。”
杨齐点点头,正要转身离开,杨满德却突然阴阳怪气地说道:“哼,现在有钱有势了,连长辈都不放在眼里了,狗蛋,你可别忘了,你姓杨,是我们老杨家的人!”
杨齐停下脚步,回头看向杨满德,嘴角勾起一抹冷笑:“大伯,您这话说的可真有意思,我是杨家人,你也是杨家人,我记得当初我娘也去你家里借粮了,可却是空着手回来的,大伯,你是有什么脸和我说这些话的?”
杨满德家当初对王秀兰娘仨没有提供一点帮助这件事,村里上上下下都知道,虽然背地里有在议论,但明面上却是没有人说。
现在被杨齐摆在明面上来说,杨满德被当众揭了老底,一张老脸顿时涨成了猪肝色,手指哆嗦着指向杨齐:“你、你这孩子怎么说话的!那时候谁家不是勒紧裤腰带过日子?”
围观的村民中顿时响起一阵窃窃私语,当年的事大家心知肚明,只是碍于情面没人说破,如今被杨齐这么一说,几个上了年纪的村民都忍不住摇头叹气。
大队长大声喝道:“够了,都是一家人,闹成这样像什么话!满贵,你摸着良心说,这些年阿齐对你怎么样?你家的工作,还有县城里的房子,哪个不是阿齐出的力,还在这里闹,不怕别人笑话。”
李红芬见势不妙,突然一屁股坐在地上嚎啕大哭:“没天理啊,现在有钱了就翻脸不认人,我们这些穷亲戚活该被欺负啊!”
沈若初实在看不下去了,上前一步道:“二婶,您这话说得就不对了,你们家的工作,房子的钱,大部分都是我们出的,这些钱,够买多少粮食了?”
王秀兰擦了擦眼泪,声音颤抖地说:“满贵家的,做人要讲良心,那年冬天,我带着两个孩子饿得实在受不了,去你家借粮,你给了我半袋发了霉的玉米面,还让我写了借条……”
这话一出,围观的村民顿时炸开了锅。
几个老人指着杨满贵夫妇直摇头:“作孽啊,亲兄弟的孩子,给发霉的粮食……”
杨满贵脸上挂不住了,恼羞成怒地吼道:“那时候谁家粮食不发霉?能有的吃就不错了!”
“二叔,那你还想怎么样?”杨齐说着,朝杨满贵走去,然后附耳,低声对杨满贵说道:“二叔,你知道我是在四九城当官的,你觉得杨耀堂哥的工作我能不能给他拿了,还有房子,我能不能收回来?你猜一下。”
杨满贵愣了一下,惊恐的看着杨齐,张了张嘴,但是不敢开口,他相信,只要他敢再多说一句,那杨齐一定说到做到。
大儿子在县城里工作,是他在村里吹嘘的资本,万万不能没有了。